「台大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NTU Alliance for AOI Equipment R&D Coalition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是由台大機械系陳亮嘉教授所主持,為連結學界實驗室(Labs)、AOI設備製造商(Makers)及設備使用者(Users)的三合一半導體AOI技術聯盟。
本聯盟的宗旨在將已建立、現有之自動化光學檢測技術中導入智慧財產佈局概念,積極協助技術產業聯盟之合作廠商與學界間的產學合作或技術轉移,以利於研發創新式線上自動光學檢測技術及設備,並預期將可廣泛應用於半導體產業及其它精密工業之量測需求。同時期盼透過產學合作、設備支援、技術轉移及人才培育等運作模式,進而強化國內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相關設備廠商之實質參與度及活絡聯盟間的夥伴關係。
本聯盟於2017年2月獲得行政院國科會「產學技術聯盟合作計劃」之補助,成立即將邁入第7年,目前有49家企業是我們的聯盟會員,期盼未來能結合更多產官學各界之能量,以促進光學檢測技術之創新及推廣,擴大整合效益。
若有意願加入本聯盟,請參閱本聯盟章程、填妥入會申請表,寄送至ntu.aoiec.contact@gmail.com,將有專人與您聯絡後續簽約事宜。
左起:張敬源教授、曾釋鋒教授、召集人陳亮嘉教授、何昭慶教授
A級會員 (共7家)
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均華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德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發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B級會員 (共9家)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今明視覺科技有限公司、雷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recitec Asia ltd.、台灣三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維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旭東機械工業股份公司、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BenQ Materials)。
C級會員 (共33家)
元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麗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亮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米銥有限公司、光向有限公司、捷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阿美特克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中心、睿怡科技有限公司、源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鈴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承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鈦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明科技有限公司、豪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杰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阜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澤達光電有限公司、碩達光電有限公司、鴻碩科技有限公司、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志邦精密有限公司、美商艾羅德克有線公司台灣分公司、智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亞諾光電有限公司、佺祐精密有限公司、大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鏵友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電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超微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裕群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禾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個人會員(學界)
中華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邱奕契教授
南亞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 童景賢教授
逢甲大學 自動控制工程學系 林宸生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劉建宏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劉建聖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自動化科技研究所 林志哲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製造科技研究所 何昭慶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自動化科技研究所 陳金聖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田方治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曾釋鋒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暨機電整合碩士班 張敬源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馬劍清教授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 蔡明忠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李朱育教授
宏瀨光電有限公司 張智源 處長
學研機構的創新核心技術能量,是協助產業升級的重要助力。2001年,出身南投竹山的陳亮嘉,由澳洲學成歸國。當時的臺灣正處於工業自動化與產業轉型的時代,他意識到臺灣在先進光學檢測技術與設備長期仰賴國外進口的瓶頸必須突破,才能有效地解決關鍵技術受制於他人的窘況。因此,於2017年,嘗試爭取獲得國科會產學小聯盟計畫的補助,成立「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持續投入協助業界深耕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AOI)技術創新與研發、智財權布局與人才的培育。
陳亮嘉教授表示,過去5年,聯盟連續獲得國科會產學小聯盟計畫經費的支持,集結了學界實驗室(Labs)、AOI設備製造商(Makers)及設備使用者(Users)進行三方合作,研發多項創新性自動化光學量測技術與關鍵光機模組,有效聚焦於全球普遍看重的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產業的發展,加速且擴大在半導體產業與精密機械產業的應用,對於國內AOI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AOI相關人才的培育,以及國內經濟、社會、產業效益等面向均作出具體貢獻,自己更因此於2021年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肯定。
產學合作的新模式、新價值
由於聯盟的串聯,學界實驗室、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製造商及客戶能從源頭就展開合作。目前,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擁有超過50項AOI相關技術的國內外專利,近年共技轉了22項專利,研發成果貼合國內半導體、平面顯示器與 PCB 封裝製程等檢測技術需求。
聯盟更有效地透過專家學者的技術講座進行優質AOI人才培育,同時積極提供聯盟廠商技術諮詢與問題解決,並共同針對國內亟需突破的技術瓶頸與具共通性的創新線上AOI檢測設備和系統技術深化研究,以此加速國內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產業的發展,提升臺灣光學檢測設備產業的競爭實力、整體技術水準及產值。
國內主要的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大廠德律科技是聯盟的會員之一。林江淮副總經理說:「我們面對的是世界級的競爭者,在人力有限的現況下,必須善用各種合作模式來解決問題及壯大實力。產學小聯盟提供了經驗分享、知識累積和產學合作的多重助力。」
德律科技面臨產業技術快速由規則式檢測提升至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變革,由產學小聯盟的專家群協助公司突破技術瓶頸,並開發出可消除背景差異的影像分割演算法,讓德律成為臺灣唯一專攻X光設備的製造商,並成為公司的主力產品,而公司的成品線路板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業績更躍居為世界第一。陳亮嘉教授說:「透過聯盟的技轉機制和通用技術共享模式,聯盟會員的平均毛利率已提升到約60%之多。」
以聯盟的交流平台開拓合作管道、精進產品研發
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建立了橫跨學校、研究單位和產業界的交流平台,網羅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業界廠商及客戶,提供從基礎學理到市場最新趨勢的各種演講、研討會與技術分享,成為會員廠商充電進修、豐富人脈,創造合作機會的重要聚會。
會員公司致茂電子也透過產學小聯盟來延伸觸角。光學檢測系統事業部研展處翁義龍處長說:「身為設備製造商,客戶提出的意見對我們是極為寶貴的資訊,但客戶在平時私下不見得願意分享,產學小聯盟提供的交流平台就很重要。相對地,在由我們擔任主講者的活動裡,產學小聯盟就成為重要的技術行銷舞台。」同時,公司也經由聯盟連結到專研人工智慧的異業業者,以及元件供應鏈的潛在合作對象。
陳亮嘉教授與專家團隊在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分享的先進技術及研發成果,深受德律科技和致茂電子的重視,已有實務化、商品化的相關規劃。展望未來,陳教授表示,希望透過跨團隊的合作結合AOI、深度學習、智慧製造、數位孿生、虛擬量測與私有雲端等技術,並投入大量的精密機械、工業工程、資訊工程等領域背景的碩博士研究生,與產業界及研究界的研發人才菁英,共同創造世界第一流、具前瞻性的核心檢測關鍵技術,使臺灣在國際半導體先進封裝設備競賽中獲得領先的地位。
文章來源:2022/11/30 商業週刊 - 網址: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AOI聯盟助陣半導體產業,提升聯盟會員平均毛利率達6成|商周 (businessweekly.com.tw)
針對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在半導體先進封裝製程的應用,國立臺灣大學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展開跨校的技術研發合作。受訪的聯盟成員(由左至右)包括主持人國立臺灣大學陳亮嘉教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張敬源助理教授、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何昭慶教授。聯盟的教授均擁有產業界工作的資歷,以此建立了學界實驗室、AOI設備製造商及客戶從源頭開始合作的模式。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陳亮嘉特聘教授表示,聯盟以創新技術協助會員廠商實現高毛利的經營目標,帶動產業升級。 聯盟的先進技術及研發成果深受會員公司德律科技和致茂電子重視,已有實務化、商品化的相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