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
Green Snake
Green Snake
1993 Hong Kong Cantonese 99 minutes
大家好!本小组于2022年1月讨论了一部徐克导演的经典电影《青蛇》(1993),这部电影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和11月我们讨论的《青蛇劫起》一样,也是以青蛇为主角的《白蛇传》改编。
小组成员的讨论涉及以下重点:
1. 如何修行:小组成员提到这部电影形象化了中国文化中“修行”的概念,尤其是让我们看到了青蛇如何努力修行成人的具体过程。青蛇的身份状态一直在人、妖与禽兽的边界上,也一直在变化过程中,展现了传统《白蛇传》故事中没有的身份转换的感人心路历程。
2. 为何修行:与如何修行相联结的是为何修行的问题,小组成员提到片中修行的目的似乎体现了一种“围城”困境——人要超越七情六欲,修行成仙佛;然而妖要修行成人,仙佛忍不住凡心,却正是因为想体会人的七情六欲。作为传统《白蛇传》的女主角,白蛇在片中从来没有质疑过修行的目的,从外形和内在都在“死记硬背”地模仿人,比如坚持“从一而终”的道德规范,用在戏中学到的腔调和许仙说话等等。而青蛇之所以是片中真正的主角,是因为她是一边修行,一边质疑修行目的的“变量”。她一边试图模仿人类,一边却又对人心,尤其是白蛇眼中的“老实人”许仙心中的曲折、虚伪、谎言和背叛表示不解和愤怒。
3. 修行了又如何:小组成员还讨论了修行得道后的结果。片中的白蛇和法海都是修行得道的角色,但是他们并没有脱离苦海。白蛇的千年道行只换来了一场爱情悲剧。法海看似法力无边,道德高尚,一直把自己放在神坛上,高高在上地用神的人设要求人,评判妖的行为举止,扮演除妖务尽的纠察员。然而,他自己的神的人设却一再崩坏,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欲。他打着道德大旗做的事情,也只是给其他人物带来苦难和毁灭。他唯一做到的,就是像片中的盲道人和金山寺的众僧一样,关闭了自己感受他人情感与立场的能力。讽刺的是,法海、盲道人和封住知觉的金山寺众僧,最喜欢的又是口念“我佛慈悲”和骂别人“有眼无珠”。
4. 改编:小组成员还讨论到了影片与小说的不同。小说中的设定是青白蛇误服仙丹才堕入人间苦海,两蛇的关系中有更多妒与恨的一面,许仙是更纯粹的反面角色,而法海则是更纯粹的权力象征。电影的一系列改编秉承了徐克喜欢塑造边缘人物,质疑静态的权力结构的叙事风格。另外,影片也去除了原小说的一些政治隐喻。
5. 不足与教学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对这部片子的赞赏之余,小组成员的讨论也提到了片中的一些不足:比如配角的刻画多刻板简单,不够令人信服,导致影片对人性的批判还不够复杂 ;片中对女女之情的表现有很强的男性凝视色彩等等。另外,这部片子在情色主题上着墨甚多,小组成员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慎重使用——如果学生的年龄偏小,比如在中学课堂上,这部片子可能就不是那么适合。
本次讨论,小组成员还发表了很多其它精彩见解,我的总结挂一漏万,欢迎大家补充!
(ZYW)
《青蛇》(英语:Green Snake)是1993年上映的一部由香港奇幻电影,由徐克执导,张曼玉、吴兴国、赵文卓及王祖贤主演,根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取材自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本片入围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共三项提名。 維基百科 豆瓣電影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