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蓮
I Am Not Madame Bovary
I Am Not Madame Bovary
2016 Taiwan Mandarin 140 minutes
各位老师好!昨晚上我们小组讨论了《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大家从女主角李雪莲到底应不应该上访开始,讨论了这部电影到底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在司法上的维持程序正义与情感上的同情弱者之间是否存在第三种解决方案,从女权主义角度上探讨了李雪莲的“轴” 与当代的妇女维权事件的意义,还有该片从圆形到方形,再到广角镜头所传达的不同讯息等。我们普遍认为这部电影不是一部简单的非黑即白的片子,里面每一个人物都有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不存在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和坏到骨子里的反派人物。但是它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李雪莲想钻体制的漏洞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各级官员只看重政绩和乌纱帽,不诚心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懂法的官员主动劝告李雪莲应该从离婚官司的糊涂账里撤军,改为起诉秦玉河毁谤和损毁名誉,各级官员或把她当成洪水猛兽,或把她当成积累政治资本的消费品)。组员们都觉得李雪莲的上访比《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更具有妇女解放,追求独立自由精神的意义,因为秋菊是在替懦弱的丈夫告状,而李雪莲却是十年如一日地在替自己发声。但是组员们对电影的结局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李雪莲最后的结局是悲哀的,因为秦玉河的死让她十年来的努力化为泡影,她最终还是没有替自己正名;也有人认为李雪莲最后自杀未遂那一幕表明她突然领悟到了庄子《齐物论》里万事万物无绝对,只有相对的道理,从儒家为自己"正名"过渡到了道家"无名"的境界,终于想通了,所以结局是平和的。从其大量使用方言角度,大家普遍认为这部电影可能不太适合作为低年级的语言教材,可是可以考虑作为文化教材或者高年级的语言教材。欢迎看过电影的老师踊跃发表你的看法,谢谢! (JJC)
在看這部電影的整個過程,除了佩服女主角的堅持決心和行動力之外,我感覺可以讓學生從中討論 東西方 的文化差異與 處理矛盾的判斷。一個女子完全想要靠自己的聲音和行動來【告狀】-沒有律師的協助,以及 地方官員、法院 對這件事情 的處理方法,如果能和 美國學生談談 這個事情,如果在美國,會有什麼樣不同的反應和處理方法,將是非常地有趣的。 (CL)
讓學生看這一部電影之前,可能要花一點時間好好介紹潘金蓮這個人,或是指定學生做功課,查一些資料,然後做報告,有了這方面的背景之後,才看得懂這部電影。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點。 (SC)
《我不是潘金蓮》(英語:I Am Not Madame Bovary)是馮小剛執導的一部中國劇情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同名小說,范冰冰主演。入圍2016年多倫多國際影展特別展映單元並獲得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以及獲得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貝殼獎和最佳女主角銀貝殼獎,這是繼2009年陸川的《南京!南京!》後,又一部獲此大獎的華語片。獲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5項提名,馮小剛贏得最佳導演獎。還贏得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攝影三個獎。2016年11月18日在中國上映。…… 維基百科 豆瓣電影
I Am Not Madame Bovary (Chinese: 我不是潘金莲 or Chinese: 我叫李雪莲) is a 2016 Chinese comedy film directed by Feng Xiaogang and written by Liu Zhenyun, based on Zhenyun's 2012 novel "I Did Not Kill My Husband". The film stars Fan Bingbing, Zhang Jiayi, Yu Hewei, Dong Chengpeng and Guo Tao. It was selected to be screened in the Special Presentations section at the 2016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t was released in China on 18 November 2016. ...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