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
On Happiness Road
On Happiness Road
2017 Taiwan Taiwanese Hokkien, Mandarin, English 110 minutes
電影興趣小組討論了台灣動畫片《幸福路上》,導演為宋欣穎。本片獲金馬創投百萬首獎、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獎、入圍釜山影展年度動畫單元,為2017金馬國際影展閉幕片。
本片藉主角小琪的成長過程,梳理台灣從政治巨人蔣介石去世後到兩次政黨輪替的社會變遷,串連起幾個具有台灣人集體記憶的關鍵事件。在上述政治背景下,叩問幸福與家的真諦。故事以現實生活以及卡通動畫交叉呈現的手法,反映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在“現實”和“想像中的世界」的交錯互補作用。以下摘錄小組討論的要點,並有部分個人補充。
○、暖身:
跨文化的感人之處:親情(日常生活、兩次機場送行)、友情(莊貝蒂、許聖恩退學)
童年的想像世界:遭到污染的大排溝是拇指姑娘遊盪的大河、公主與王子、魔鬼與王子(台灣小孩的童年想像是西方童話式的想像,有沒有台灣童話式的想像?或者,台灣童話式的想像是什麼樣子的?該如何建立?)
一、小琪的成長:
• 對“偉人”概念的建構與解構:從學校的國語課本到表哥對偉人的評論
• 對“美國夢”的追求與反思:小琪為逃離故鄉的“人情”牢籠而到美國,到了美國後卻自我迷失;表哥為逃離故鄉的政治壓迫而到美國,到了美國後卻遭遇文化衝擊(移民第二代對移民第一代的文化的認同危機)
• 對家鄉的認同:重新審視美國夢,並在回憶/回顧中重新審視自己的家鄉,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這裡,真的可以回來嗎?)透過不斷叩問而尋找幸福的定義
二、家、美國夢:
• 美國夢:台灣一直依賴美國,小琪(女性)的覺醒是否代表不須依賴美國的台灣?(小琪影射台灣的女總統?)
• 「美國夢」的內涵是什麼?
• 討論分享:在美國打拼的遊子最後是否會落葉歸根?對美國是否有歸屬感?
• 遊子回鄉,回的是離開時的那個鄉嗎?對故鄉的感情還是一樣的嗎?
• 「家」是個念想,無論它在哪裡
三、成功與幸福:
• 台灣人追求小確幸:有飯吃就好了(以有權威性的阿嬤不斷強調這一點)
• 雖然小琪去美國賺美金,看似很成功了,但遇到人生問題時仍不時求助於阿嬤,而阿嬤只是一直強調小確幸,是阿嬤/整體台灣人沒有比較進步的追求?還是幸福的定義其實不是那麼單一?(小確幸與阿Q的差別在哪裡?)
• 幸福是什麼?「幸福不是永遠的。」→幸福是個人追尋、努力的結果,沒有不勞而獲的永遠的幸福。幸福即便得到了,如果懈怠不經營,仍然會失去。
• 阿嬤 &莊貝蒂相映成趣:兩人都擔任開導小琪的角色。
o 阿嬤灌輸小琪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的觀念
o 貝蒂開導小琪時,一邊俐落地處理著生活中的瑣事→幸福並不難找,但幸福也不是永遠的;「幸福」因人而異,沒有universal的定義;片子用女性角色探討「幸福」,男性不追尋幸福嗎?成功一向是華人社會對男性的期許,但片子中的女性也在探討「成功」,代表「成功」已不專屬於男性了,那麼男性開始追尋幸福了嗎?
• 莊貝蒂:痛到極點看開了、活通透了
• 對成功的定義:從進入學校開始,整個社會都在給孩子塑造「成功」的樣貌和軌跡,但小琪成功後,卻害怕「成功」的光環褪下後的自己→教化越成功,越害怕/恐懼失去
• 為達到「成功」而迷失自己:衣錦榮歸即是成功?衣錦榮歸就能幸福?
四、關於台灣:
• 需解釋的語言/文化:妹仔、楊麗花、豬哥亮、番仔、恰北北、「博士的家」、禁書(史明《台灣人的四百年史》)、白色恐怖(“政治嫌疑犯”被請到警局喝茶)、大家樂、報明牌
• 台灣五、六年級觀眾的共鳴:被狗追、收驚、小學男女同坐、電視節目(卡通:科學小飛俠、小甜甜;歌仔戲:楊麗花;綜藝節目:五燈獎,電影中蔡依林參加了五燈獎,實則那個年代蔡依林還未出生)
• 電影中的意象:男女角色(一個小女孩的出生代表的希望,與獨裁男性的去世代表的獨裁結束)、族群(原住民、混血兒、老兵、外省人、台灣人)、國語推行運動、貧富差距(以美國為富的代表,台灣家庭/人為窮的代表)、經濟發展(小老百姓的營生:家庭代工、賣檳榔、工廠、大樓守衛、機車行黑手;知識分子的營生:報社、銀行、醫生、從政)、意識形態教育(蔣公、吳鳳、番仔)、升學主義(填鴨、課外補習、老師開家教班、醫科、留美)、921地震(博士的家)、小琪的高中(北一女)同學是陳幸妤(陳水扁的女兒,與小琪一樣,也反抗父母安排的“成功”之路)
• 影片中的語言:台語/閩南語、國語、原住民語、英文。可討論語言轉換的文化/政治涵義(ex:徐約文小時候說流利國語,長大後參選時說流利台語;小琪入學前說流利台語、在學校被禁止說台語,學會國語後嘲笑父親的台語腔調,從美國回台後台語說得不流暢;小琪在家與父母的生活語言是台語,表哥與小琪談政治、理想時用國語;小琪的阿公聽不懂國語)
五、電影:
• 本片可謂是動畫版阿甘正傳:同-在個人追尋中插入時代變遷。異-本片的政治意識比阿甘正傳進步:阿甘正傳中的美國歷史藉電影輸出,完全不在乎全球觀眾是否因為不懂美國歷史而無法欣賞電影,即是認為美國歷史應為全球所熟知。本片則輸出台灣歷史,我們是否需要為他國觀眾能否看得懂台灣的歷史而焦慮?有老師認為,本片在語言文化教學上,可做為一種反轉,國際化/世界觀不是美國化或者英語化,學中文就像非英語國家的人學英文一樣,該語言的歷史文化都應該是學習內容的一部分
• 向電影致敬:小琪出生(悲情城市)、坐卡車搬家(龍貓)、父親學說國語(多桑)
• 結局是悲觀還是樂觀?
o 小琪年輕時參與社會運動,希望改善如父母那樣的社會邊緣人的生活,但在美國走一圈回到台灣後,看到社會邊緣人仍是社會邊緣人,似乎台灣並沒有進步→很悲觀的結局 (我認為參與社會運動是成長的一個過程,那時候的小琪為那時候所擁有的理想而參與的,無論與後來的生活和事業有無關係,都是小琪成長的過程之一;而社會運動仍然可以在街頭進行,議題觸及各方面,說明台灣社會是一個還有生命的公民社會,未嘗不是一個可以繼續懷抱的希望,也是一個必須繼續為之努力的希望)
o 兩個單親媽媽:小琪、貝蒂,不是用悲情/艱辛的角度去描繪兩位單親媽媽,而是著墨於她們如何尋求自己的出路→樂觀的結局
六、幸福金句(劉亮吟老師摘錄):
• 用自己的眼睛和智慧去看事情,即使眼睛看不到,还是要用智慧去看事情
• 你想要什么就可以变成什么
• 这是我的人生!不要强迫我。
• 有饭吃就好了!
• 人长大了就变成赚钱的工具。
• 我总是在满足别人的满足。
• 幸福是没有永远的
七、教學:
• 本片含大量關於台灣社會、歷史、文化的背景知識,可做為介紹當代台灣歷史文化的材料。
• 在美國大學使用此片的切入點:how to find happiness,universal的話題,個人成長(可帶入越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阿嬤&莊貝蒂(台灣社會的組成、混血兒面臨的社會眼光;可帶入美國的移民社會、種族歧視等議題)
• 對華裔學生:可討論身份/文化認同;此外,上述的要點也都可視教學需求選擇討論
以上。歡迎老師們補充高見與分享心得! (TGH)
補充:補充「電影中的意象」中的「族群」部分,除了原住民、混血兒、老兵、外省人、台灣人以外,應該再加上東南亞移民。貝蒂的女兒轉述班上同學欺負新移民第二代時說「滾回東南亞」,指的就是東南亞移民。這些族群都是「台灣人」這個概念的內涵。 (TGH)
分享幾個可能可以進行的語言活動點子,只是很粗略的想法,歡迎老師們進一步細化:1. 偉人的形象:讓學生讀「蔣公的故事」;請學生敘述他們小時候在課堂上學到的/自己認為的偉人,比較有何異同
2. 原住民:請學生分享美國歷史/文學課本中的原住民形象,反思原住民族與多數民族的關係
3. 童話故事:請學生講述一則小時候讀的童話故事,說明故事的意義為何;為何對故事印象深刻
4. 卡通:請學生講述一齣小時候愛看的卡通,說明卡通內容,喜歡原因
5. 學習「比喻」法:以電影中小琪的各種想像為例,引導學生練習「比喻」法
6. 阿公阿嬤的金玉良言:請學生採訪自己的祖父母,請祖父母送一句話(可能是即將畢業時、結婚時等重要時刻送的話,或者是一生受用的話),說明那句話的意思,為什麼是那句話。
7. 個人小傳:模仿動畫,請學生拍個人小傳 (TGH)
電影主題曲: https://youtu.be/uYykvQA4mqM
《幸福路上》是一部在台灣製作的2D手繪動畫電影,於2018年1月5日上映。該電影由宋欣穎執導及擔任編劇,主要配音包括桂綸鎂、陳博正、廖慧珍、魏德聖等人。劇情透過一名台灣小女孩的成長與悲傷喜樂過程,來回顧台灣1970至2010年代期間的歷史記憶。。。。 維基百科 豆瓣電影
On Happiness Road is a 2017 Taiwanese animated film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Sung Hsin-yin, her directoral debut. The film is based on her own animated short of the same name which won start-up funding at the Golden Horse Awards in 2013. It was screened at the B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n October 15, 2017 and saw a theatrical release in Taiwan on January 5, 2018. The film has won numerous awards, including Best Feature Film during the 2018 Tokyo Anime Award Festival, Best Animation Feature at the 2018 Golden Horse Awards, as well as Grand Prize, Best Animation, and Audience Choice Award at the 2018 Taipei Film Festival, and was also submitted for nomination to the 2018 Academy Awards in the Animated Feature Film category. The theme song was sung by pop star Jolin Tsai... Wikipedia
2017 Taiwan Tra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