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星期天
Pinoy Sunday
Pinoy Sunday
2010 Taiwan Filipino, Mandarin, English 82 minutes
我们小组讨论了《台北星期天》(英文:Pinoy Sunday)。本片是一部2009年发行的台湾喜剧片,马来西亚籍导演何蔚庭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本片分获获得2010年第12届台北电影节“电影产业奖”、“国际青年导演竞赛特别推荐奖”,及2011年罗马尼亚国际影展“喜剧类最佳影片”,导演何蔚庭也凭此片获得第47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
以下是讨论重点:
1. 因为语言的原因,本电影可能不适合语言教学,但是主题非常有兴趣。
2. 电影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艰辛和不易。人在异乡为异客,背井离乡的群体有很多种,比如留学生、农民工、北漂、服务行业人员(比如美甲店美发店)、墨西哥裔移民等等。他们的艰难处境和生活状况都可以讨论。红色沙发是支撑他们作为一个零部件在城市机器运作下,作为“人“的尊严的象征。
3. “公路电影”《沙发历险记》“沙发”造成了很多艰辛,也提供了休息和交流的的地点,回忆过去,重新找回友谊。“沙发”象征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到广告上的“沙发”时,马上就把自己的生活代入到商业的框架中,一位联想到的是家人,一位联想到的是心仪的女生。捡到红沙发的时候,这些向往具象化了,想要靠沙发收钱,作为赚钱工具,解决生计问题。但是这个梦想不断受挫折,不得不回到现实。一路上见证了很多台湾的万象。但是他们回到了菲律宾后还是乐呵呵地生活,反映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小人物的乐天知命。
4. 很多台湾人对外劳的认知是被曲解的,比如认为他们不认真工作,设定“宵禁“。外劳在台湾的生活环境非常狭窄,他们仍然形成菲律宾人的社交圈,假期也是去菲律宾人的教会,抱团取暖。
5. 两位主角:代表了对梦想的两种态度:不顾一切往前冲和深思熟虑停下来想一想,也是年轻人和中年人的态度。 第一次走迷路往101方向走,中年人提醒说我们住的地方看101很小。沙发是富人扔掉的家具,可有可无,但是对没有资源的人来说,看得非常重要。年轻人以为自己有了资源就可以往商业中心走,结果却连自己的住处都走不回去。背负着“梦想“,反而越走越远,差点沉到河里。
6. 电影中的角色设定
a) “外籍新娘“:嫁到台湾的外籍女人。渐渐有了贬义,因为找外籍新娘的男人本身都有一些短板。
b) 警察:懦弱无能,派女警解决纠纷,男警一直在看沙发。
c) 槟榔西施:吃槟榔的人都素质不高,比较粗鲁,槟榔西施通过暴露的装扮吸引顾客。
7. 电影语言分层级:
a) 英文是最高层:记者的what’s going on?记者的追访的时候也使用英文,默认外劳懂英文
b) 第二层是中文:国语和台语
c) 第三层是他加禄语Tagalog和Ilocano
8. 中文课可以做的练习:中文配音、中文介绍电影故事和寓意
9. 衍生观影:纪录片《槟榔西施》
(XRW)
《台北星期天》(英文:Pinoy Sunday)是一部2010年發行的台灣喜劇片,馬來西亞籍導演何蔚庭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本片分獲獲得2010年第12屆台北電影節「電影產業獎」、「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特別推薦獎」,及2011年羅馬尼亞國際影展「喜劇類最佳影片」,導演何蔚庭也憑此片獲得第47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該片於2020年6月5日在Netflix全球線上平台播映。 維基百科
Pinoy Sunday (Chinese: 台北星期天 (traditional); pinyin: Táiběi Xīngqítiān; lit: "Taipei Sunday") is a 2009 Taiwanese comedy-drama film directed by Ho Wi Ding about two overseas Filipino workers in Taiwan who get themselves in an adventure all over Taipei when they discover an abandoned red couch. Wikipedia
2010 Taiwan Tra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