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組互助學習
依據課前測驗成果均等分組,各小組每次課堂上均進行當天課程內容的相關問題討論,由學習成效好的同學帶領其他同學彙整筆記、進行討論,以達互助學習效果,不懂之處可再請教助教或老師。隔週上課抽小組報告討論結果,再由教師補充、解答。此種教學方法有以下正向效益:
(a)可讓學習成效較慢的學生先透過同學的幫助進入狀況或了解困難所在;
(b)學習成效較快的學生也透過向同學解說而更加熟悉課程重點,並能提出切要的問題;
(c)讓歷史音韻學從呆板的材料堆砌中活化為學生能實際應用、分析的有機體。
(2)小組出題活動
各小組根據中古到現代的語音演變規則,提出現代漢語一個音讀,讓其他組同學推論其中古音韻來源。各組題目依答對比例給予加分(如右圖)
學生為了設計難易度適中的題目,主動熟習中古到現代的語音演變規則,並透過小組討論互助學習。相較於要求同學被動地解析教師出題,學習成效更為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