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保安林』,就是保護安全的森林,它有一個保護的對象,有些是保護漁業、漁港,保護水源、保護居民安全,所以才被稱為『保安林』。
換句話說,保安林的設置是一種防護機制,這些不同名字的樹木被安排在各種環境之中,人們賦予它們「守護」的任務,於是它們戍守在島嶼的邊界、在暴潮大浪的最前線,無所畏懼地保護著人們,堅強而溫柔;而這種對天然災害的預見並加以防護,源自於日治時期精確計算規劃之後的遠見。」
—————— 張卉君 <為了一條路的緣故> 刊載於《台灣林業雙月刊》44卷第6期
臺灣森林22%為保安林,包含大家熟知的象山、日月潭、火炎山、高美濕地、漁光島、無尾港水鳥保護區、龜山島等地區,都有保安林。
保安林屬於社會公益的功能性森林,為了讓其深化發揮水土保持、自然災害防護功能,林務局依據《森林法》規定經營管理,近年來為翻轉過去只重視管制,致在地民眾與保安林的疏離,重新縫合人與土地的情感,鼓勵全民走入保安林,認識、體驗其價值,逐步引介社區部落、NGO團體等外部資源,帶領群眾體驗海岸林觀星、淨灘、淨山、植樹、移除外來種、認識海岸林苗木培育、生態旅遊、生態展覽等各式主題活動,共體行動守護保安林,實踐森林療癒之里山精神。
2018 年,林務局啟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鏈結淺山、平原、濕地及海岸間自然生態系,而保安林是國土生態綠網建置的重要棲地,亦為綠色網絡的重要廊道,透過保育、連結、修復生態環境,建構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國土生態綠網藍圖。
接下來,林務局將攜手八個林區管理處,聚合各界關心山林的夥伴單位,舉行8場保安林戶外森山派對,主題標語 #保安林賴著你,示意人與生物的生存都要依賴保安林的守護、信賴保安林帶來的效益,含森林生態系之支持、供給、調節與文化服務,定調全民森林、保安林就在你我身邊。
期待聚眾齊力傳遞每座森林的美與好給每個你和妳,讓保安林守護山林、海洋、水源的同時也被生活在一起的我們溫柔守護著!
主辦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協辦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新竹/東勢/南投/嘉義/屏東/臺東/花蓮林區管理處
執行單位|
環境友善種子團隊
合作夥伴|
響應單位|
Born 2 her cafe、CoLab:D工作室(東山窯鄉文史工作室)、Le French Quiche鹹派、Mmm Brunch、PauroraPin、一杯旿拾多、丸丸貓、大魚小胃 DaFiish、小苑子工作室、吉普星球 A PIECE OF CAT PLANET、伯虎在旗樓、所宅實驗室、彥 彥、苜一植栽、裁縫師咖啡、臺南市生態旅遊發展協會 / 嵐烘焙手工坊、璦薇兒 Doris、靈魂藥罐、懷陞足跡、臺南市安平區漁光里辦公處、臺南慈濟小學(臺南市私立慈濟高級中學國民小學部)、臺南市立第六幼兒園、三條崙海清宮閻羅天子包公祖廟(海清宮)、五塊社區發展協會、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能源處、四湖海岸植物園、四湖鄉公所、四湖鄉農會、弘陽蔬享生活(四湖弘揚食品)、吉品烤玉米-雲林四湖參天宮、飛沙國中、建陽國小、第一鰻波-胭脂鰻、第五河川局-前瞻水環境(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善水咖啡、萡東社區發展協會、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雲嘉南,好好玩!!! (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福祺食品、舊北堡城鄉發展協會、鵝大人-廣兆食品、麗緻工作室、火炎山生態教育館、火炎山登山協會、古董村姑生活小物、石山小舖、有限責任臺東友善環境農產運銷合作社、台灣研究會/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社團法人臺東縣關懷生命協會、咩哩釋迦手創、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斯卡羅文創工作坊、源霖小農、警察廣播電臺臺東分臺、小鶹米、立鋒牧場、伯拉河農場、杉舞三生、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宜蘭縣雙連埤地區永續發展協會、岳明國小、春時烘焙、薪寬有機茶園 SIN KUAN Plantain、臺中市外埔區三崁里/水美里辦公處、台灣義虎團、外埔抬轎班、外埔環保志工隊、林園愛鄉協會、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高雄市柴山會、國家自然公園(壽山管理處)、雙流自然教育中心、o2o主題茶飲、Wawa no hekal、九局下半、下鄉行動/依浪/海秧米、太陽的部落·溫暖的村落 - 花蓮靜浦(靜浦社區發展協會)、北迴果汁、用手說的故事、吻仔魚刈包、里艾廚房、花蓮Dipit-復興無菸部落、阿ken小農蜜、後山蕨起-佳民、彧咖啡都米亞滋莊園、馬斯蒂哥、部落工廠、貓公部落-聖山腳下的部落、優優芭絲弓作室、寶山商號、馨工房@花蓮•琉璃•手作風 (謹依筆畫暨活動順序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