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壢高中-人權教育
一、緣由、發展基礎
108課綱的實行,教學現場帶來很多改變,而議題融入教學,正是其中之一。「人權」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基本權利,而我們所處的桃園正是一個多元族群 融合(閩客、原住民、新住民、移工等)的城市,需要增強彼此瞭解、尊重與包容的素養,在這個基礎上,內壢高中推動人權教育,除了呼應課綱的基本理念「自 發」、「互動」、「共好」外,透過「審議式民主」模式的融入,能有公民參與,進行多元、平等與同理的討論,引導學生能從理解自己、尊重他人、議題關懷、行動改變的歷程,成為能心動而有行動之人。
二、本校人權教育主題計畫的目的與意義
(一) 引導學生肯認差異、容忍異己,並涵養其對於人性尊嚴與價值的尊重。
(二) 啟發學生能自省地認識人權理念與其保障機制,進而培養其具備人權意識知行合一的素養與實踐能力,讓臺灣在推動人權教育的成果與國際接軌。
(三) 透過審議式民主的方式,培養學生能知情溝通、積極聆聽、理性對話、尊重包容,學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並意識到自己有改變決策的能力。
三、實施內容
(一) 行政端:
與校外單位的相關行政支援,相關單位如國家人權博物館、桃園地方法院、司法院、台灣應用劇場、台灣人權促進會、壢景町等
(二) 教師社群:
教師社群由本校社會科(歷史、公民與社會、地理)、藝術生活科(表演藝術)、美術科、國文科、英文科教師組成。
社群教師透過校內外資源提升教師專業成長,並於校內進行師資培訓(導師、行政教師),以利引導學生實施審議式班會及學生自治組織相關活動。
社群教師共備課程進行課程實施:法院參訪、行動方案、模擬法庭、寫信馬拉松、轉型正義、文化平權(口述影像)。
(三) 學生學習:
藉由人權教育課程與活動,達到學習目標。
瞭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價值等相關知識。
發展自己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人權之正面感受與評價。
培養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力。
四、實施策略與預期成效
(一) 與桃園地方法院合作,規劃模擬法庭課程及實作模擬(一學年一場)、參觀法院(人文學群每班一場)。
(二) 課程融入國際人權公約與議題並參加國際特赦組織的人權寫信馬拉松(高二班級,跨領域合作課程)
(三) 舉辦教師增能研習及積極參與相關研習活動及研討會,讓教師具備正義觀點及人權知能,(每學期兩場,共四場)
(四) 舉辦學生作品展及區域分享會(每學年一場)
(五) 鼓勵老師參加教案比賽或發表會(每學年一件)
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