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人基本資料
一、 學歷
(一) 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
(二)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教系輔導組
(三) 屏東師範專科學校自然組
二、 經歷
(一) 西屯區大鵬國小校長(112~)
(二) 沙鹿區北勢國小校長(106~111)
(三) 霧峰區五福國小學輔主任(104~105)
(四) 南區樹義國小教務、總務主任(100~104)
(五) 大里區永隆國小資訊、出納組長 (89~100)
(六) 大里區大里國小教師(81~89)
(七) 南投縣中原國小教師(79~81)
三、 證照
(一) 高氧潛水員、CMAS 開放水域潛水員
(二) 環境認證教育人員、本土語中級、防火管理員
(三)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證書、國際教育專業知能合格
(四)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基礎、進階合格證書
(五) Microsoft MCP、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
(六) NII國家資訊基礎建設ISO27001主導稽核員認證
四、榮譽
(一) 受聘本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資訊教育議題輔導小組召集人(110-迄今),推動數位學習及專責本市「生生用平板」行動載具採購。
(二) 受聘本市採購諮詢輔導團主任輔導員(107-110年),協助本市辦理前瞻基礎建設校園數位建設計畫、「班班有冷氣」及電力改善採購案。
(三) 通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國民中小學階段宣導種子講師」認證,並擔任本市課程計畫備查審閱委員(108-迄今)。
(四) 受聘擔任本市新住民語文課程與教學輔導團,辦理新住民語教學師資招考,推動本土語言選修(109年-迄今)。
(五) 受聘擔任本市資訊教育市本課程發展諮詢顧問(107-迄今)。
(六) 督辦新建校舍工程,經市府工程施工查核甲等,獲本市政風室提報代表教育局「廉能透明獎」(109年)。
(七) 獲邀擔任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臺中好棒 教育好樣」廣播節目來賓,分享「實現智慧校園.寬闊孩子未來」(107年)。
貳、辦學理念
「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國民小學階段的教育,更扮演著紮根的角色,對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終身學習的動機,甚至健全人格的發展,都具有極深遠的影響。校長是學校教育的領航員,在學校願景的集體共識下,將透過「溫柔的堅持」和夥伴們攜手同行,期能共創親師生三贏的幸福校園。
一、 個人的教育哲思
(一) 人智學的教育觀:教育的目的是在培養一個身、心、靈和諧發展,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且懂得感謝、具有愛和自由的人。
(二) 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觀:重視教育在社會發展下所應持有的立場,除了往制度鬆綁的方向發展,更需符應民主參與的精神,保障學生受教權,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權、家長教育選擇權。
(三) 多元智慧的心理觀: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專長、不同的能力與不同的特質,教育在於引導學生發展潛能,進而自我實現。
(四) 共好(Gung Ho)精神的行政觀:選擇有價值的工作(松鼠的精神),自我掌控達成目標的過程(海狸的方式),持續互相鼓舞(野雁的天賦)。
二、 校務經營理念
基於上述的教育哲思,個人的校務經營理念如下:
(一) 以學生為中心: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上,從課程設計、教材編選、教學方法、評量模式甚至補救措施、輔導策略等,均以學生的能力及需要,做最適切的安排。
(二) 以教學為首要:在教學正常化的基礎上,推行有效教學、差異化教學,展現教師專業自主,並經由教師學習社群與定期進修,藉以提昇教師專業知能。
(三) 以團隊為後盾:在行政支持教學的原則上,以敏覺行思的優質行政團隊,提供教學過程中最佳後勤補給。
(四) 以參與為過程:在校親師生共榮的氛圍上,暢通溝通管道、尊重多元看法,鼓勵家長陪伴孩子成長,化解歧見凝聚共識。
(五) 以幸福為目標:在學習與教學舞台上,造就孩子多元展能,成就教師專業典範,逐步建立具備發展性、永續性與卓越性之學校特色,給予學生高峰經驗、滿足社區家長期待,進而提昇教師集體效能感。
三、校務經營的省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明了教育是「慢」的藝術,個人認為,這種「慢教育」的底蘊,就是在教育中融入美學元素,使教育工作者能夠投注較多的愛心與耐心,積極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成長,敏銳地察覺孩子的細微變化,進而賞識每位獨立個體的多元智慧。
l 學校圖像:在「慢而不怠、進而不躁」的沃土上,凝聚社區、家長及師生的共識,把教育的根往下紮深穩固,向上挺出學校願景的主幹,再以優雅的姿態伸枝展葉,成為一棵永續成長的幸福大樹。
l 家長圖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們的共同心聲,孩子的成長像是場馬拉松,不能一味追求贏在起跑點的短線衝刺,等待與陪伴,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缺席,「主動參與、信任支持」。
l 教師圖像: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至聖先師對教育人員的期勉,唯有「熱誠專業」才能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上莫忘初衷,「愛與榜樣」在價值多元的世代中讓孩子不忘感恩付出。
l 學生圖像:
健康~ 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快樂~ 是多元發展的契機
負責~ 是徜徉未來的羽翼
四、經營方案策略
(一) 幸福校園文化
1. 讓老師的努力被看見
2. 讓學生的天賦被發掘
3. 讓家長的聲音被重視
4. 讓社區的發展被落實
(二) 投入領導能量
1. 凝聚共識,研擬學校短中長期校務發展計畫。
【聚焦各階段目標、排定期程善用預算及動支經費、定期追蹤】
2. 增權賦能,盤點人力資源進行最佳化配置。
【鼓勵教師發揮專長、邀請擔任團隊指導、遴請為領域召集】
3. 和諧共生,優化行政團隊支援補位的能力。
【雁行理論正向輪替、培養行政人才,成為教學堅強的後盾】
4. 專業傳承,帶動教學團隊專業分享與創新。
【多樣化進修模式,成立專業社群、學年教學研究會、讀書會】
5. 課程轉型,發展具真善美的學校本位特色。
6. 快樂學習,成立多元社團以激發天賦亮點。
【規劃社團活動,學術、體育、人文藝術等各類型並重】
7. 人文美學,營造安全健康無障礙學習環境。
【潛在美感陶冶、注重軟硬體設施巡檢、定期師生防災演練】
8. 教育合夥,提高家長參與追求親師生三贏。
【鼓勵家長加入學校家長會、參與各項教育活動、陪伴孩子成長】
9. 統合綜效,導入志工及在地資源共享幸福。
【找回畢業校友、成立志工服務專責組織、延聘學校教育顧問】
10. 走動管理,持續檢核滾動式修正邁向卓越。
(三) 創新經營模式:
1. 型塑學校品牌印象
導入學校識別系統、打造地景地標、客製化校園鐘聲、建築物命名、規劃特殊慶典儀式等,營造一所與眾不同、校內外認同的學校。
2. 系統思考組織再造
激勵同仁從事有意義的冒險、導入企業流程再造(BPR)校務系統、設置雲端檔管留存行政Know-How、校本分層明細、鼓勵教師分享教學檔案,型塑學習型文化。
3. 價值導向追求有意義的教與學
創客STEM科際整合(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重視運算思維、發展情境式與體驗式課程、規劃校本主題活動等。
參、自我期許
教育是「傳承與創新的志業」,個人從事教育以來,始終以正向思維看待教育的價值,儘管「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改變未來生活的樣貌,但無損於人性自我實現的追求,「愛始終是教育的靈魂」,而學校是傳遞愛的能量的地方,我們將在孩子的身上看到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