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中平/環教紮根
1.創造經濟生產、對環境生態的忽視與濫用
人類不斷追求物質生活的改善與提升,以及在國家經濟上競爭開發,對於自然資源永無止境的索求,對生態環境的大肆破壞,導致人類生存環境危機的原因盤結交錯,甚至根深蒂固地從我們整個做事的方式以及基本價值觀,發展出對環境生態的忽視與濫用。
2.線性經濟思維、加速了地球資源的耗竭
為了提供人們舒適方便的生活,並謀求最大的經濟利益,大量採用原物料加工的生產方式,方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索無度。於是工業革命倡導以機器取代人力,將環境視為生產工具,採用許多非自然的不斷壓榨地力與資源,地球能資源逐漸枯竭。原本人類與環境互利共生的合作關係,已演變成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的競合拉鋸,在傳統線性經濟生產的過程中,大量生產與大量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觀念盛行,更加速了地球資源的耗竭。
3.自然生態破壞、生活品質與安全飽受威脅
在21 世紀的今天,工業革命累積至此的各種資源耗竭與環境污染問題陸續成為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更甚者,自然環境被破壞汙染,日趨嚴重的全球暖化已經造成人類生活品質嚴重劣化與生命財產飽受威脅,成為全人類不得不積極面對的問題。
1.透過友善環境的生產技術,提升經濟的產值,讓生態環境與經濟生產互惠共好。
2.運用有機生產的模式,提供健康的生活品質,讓經濟生產與健康生活互賴共存。
3.經由健康生活上的需求,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育,讓人類生活與自然生態互利共生。
德國人說:當鄉村不能呼吸時,都市也將窒息。同理當校園不能呼吸時,學校也將窒息。希冀透過環境教育「三生課程-生態、生產與生活課程」三生一體的實施,讓環境教育種子深深紮根在每位中平國小學生的心中,未來能成為友善環境、尊重自然,關懷生命,實踐綠色生活的地球村公民,並自勉朝天人合一,身心不二之境界努力,
成為一位讓萬物不再嘆息,以真愛來主管萬物的真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