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學創新與產業鏈結塑造符合國家發展需求的國際知名大學
以教學創新與產業鏈結塑造符合國家發展需求的國際知名大學
少子女化、國際人才競爭與全球產業競爭是台灣面臨的三大挑戰,也是三面一體的重大議題。在以知識為競爭力基礎的全球產業競爭中,高階人才是競爭力的基礎,但由於少子女化,台灣正面臨人才短缺影響競爭力的關鍵時刻。大學肩負培育高階產業人才,那麼,值此時刻大學應當如何作為,才能不負其使命?
因於上述國家發展挑戰的體認,雲科大近年以「以教學創新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為辦學願景,核心的概念是「產業對接」,不論教育或研發都以產業對接為思考的起點。雲科大希望未來幾年,能做到:發展對接產業需求的科技、培育產業需求的高階人才、提高國際知名度以吸引國際優秀師生、為產業提供優質的本土與國際人才。我們的策略是:
特色化:創造對接產業的教學與研發特色
學術化:瞄準產、學應用的基礎研究
產學化:加值產業與教學創新的產學合作
國際化:吸引優秀國際師生加入教學與研發團隊
智慧化:以人工智慧為內涵與形式的教學與研發。
雲科大的五年發展計劃中,有幾項重點:
以產業對接為思考起點,以綜效為策略考量,發展特色領域科技,例如半導體、人工智慧、資安、電動車是台灣幾個重要產業的共通基礎科技
依特色科技領域分配資源,給予院系有更多資源,用於增購研究與產學所需設備
依特色領域補助院系開設新的課程、引導學生專題與論文研究、與建置類職場設施,讓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產業培育具即戰力人才
補助院系發展特色領域教師專業社群,提升教師研發與教學能力
以特色領域相關性以及研發績效,新建與汰除研究中心,提升特色領域科技的研發量能。
以電動車做為特色領域科技為例,正當全球各大車廠不斷精進智慧電動車前瞻技術的同時,雲科大察覺到臺灣電動車產業發展上的隱憂。首先是專業人才的問題,由於傳統燃油車的關鍵零組件、生產技術、生產流程與消費者使用模式皆與電動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過去以傳統燃油車為主要的教學或研究,勢必要重新設計相對應於電動車產業的教學內容或研究,方能使學生得以順利進入電動車相關職場就業。
雲科大自110年度開始籌備發展YunTech ONE,除落實「業界出題、雲科解題」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精神外,本校依據目前智慧電動車產業發展趨勢,盤點校內已具備之產業關鍵技術,整合校內現有研究團隊及汽車零組件產業重要廠商共同成立智慧電動車產業園區的核心團隊,以高階技術研發為主軸,整合人才培育、關鍵技術及研究團隊為一體,一方面結合學術與產業實務進行前瞻技術研發,一方面透過專業課程、專題製作、實習及產業模組化課程等,與業界共同培育應電動車產業人才。
近年來,雲科大在建構「以教學創新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願景上逐見成果。在創新教學上,雲科大以「YunTech PBL研究中心」與「未來學院」新型態教學系統,入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2020年亞洲大獎「年度最佳教學策略」八強。在產業對接上,雲科大在教育部2019年公告的大專院校校務資訊公開資料中,全國師均產學合作金額第一名,2020年公告的資料中為第七名;2020年連續第13次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產學合作績優單位」;2021年THE全球大學排名,產業收入指標雲科大排名全球第28。在國際知名大學上,雲科大在2020年THE全球新興經濟體排名201-250,全國第17,科大第3;2020年世界綠色大學排名全球74名;2020年兩岸四地百大第98名。
少子女化、國際人才競爭與全球產業競爭是台灣面臨的三合一大挑戰,為因應國家發展的需要,雲科大將以的五年計畫達成「以教學創新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為學生謀求優質就業、為國家策略性產業培育即戰力本土與國際優質人才,為台灣的科技大學教育樹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