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號 主編輯的話
三月號 主編輯的話
在川普於今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後,就再度掀起全球貿易戰祭出加增多國的各項商品關稅。嚴重的影響全世界的供應鏈布局,進而加重了地緣政治的多項構面衝擊。台商雖然逐漸減少對中國大陸製造能量的依賴,但是在完整產業供應鏈未能在它區域完整複製之下,川普對於中國加增 20%的關稅的政策下,無疑加速台廠在中國以外建立生產基地的速度。延伸的問題是如何能夠對多國生產的產品品質建立完善的製程與設備的管控能力。
孟憲明 總經理
技嘉科技製造事業群總經理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工業工程博士
張永佳 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教授兼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工業工程博士
本期的專題報導分別邀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 陳子立老師就傳統的系統模擬觀念介紹後,如何因應現今的產業需求將角色逐漸產生重要的轉變,進而衍生出一個全新且重要的概念,即「Sim-to-Real」(Simulation to Reality)。所以智慧製造產線的流程最佳化,「Sim-to-Real」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了AI系統部署時的可靠性與成功率,也加速了從AI原型研發階段到實際產品製造轉移到海外廠的實現。也藉由機械手臂(Robot)的訓練為例,說明「Sim-to-Real」方法的具體實現流程,進而提出較大系統AMR搬運控制策略最佳化的應用場景。另一篇由晨揚技術研發科技有限公司 蕭揚鴻總經理就電腦輔助製造(CAM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的展歷程與現代 AI 在機械的基本精密加工擺線切削運用。在AI一個新的時代降臨之際,如何讓AI來協助CNC製造業者有突破性的進步,以提生產效率且緩解工程工作負擔。看起來電腦輔助製造(CAM)已經是時代的尾端了,筆者建議要抱持樂觀且開放的態度來接受AI輔助製造的事實。
在上一期逢甲大學工業工程學系 王逸琦系主任分享了他十年來在“からくり改善 :卡拉酷力 ” 的心得分享. 先介紹卡拉酷力改善的基本定義與結合精實管理運用在現場的改善。本期的重點則將王主任自2016年起與企業的產學合作、輔導企業推動精實改善的輔導過程心得,提出企業在推動からくり改善的建議。 也提出一個系上大四專題就國內的生產放電加工機與線切割機之廠商,開發出一套からくり的改善機構運用在線軌領取料架與搬運台車,成功地將大四畢業專題與產業實務應用結合。本期也特別邀請現任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 蘇國瑋理事長,就台灣人因工程的發展歷程與2024年所參與人因工程相關的研討會做一個分享。人因工程源自於 1984 年國科會成立的「人因工程推動小組」, 而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Ergonomics Society of Taiwan, EST)則成立於 1993 年 2 月 14 日,藉此整合國內之人因工程人力資源以提昇國內人因工程學術研究。這些年來人因學會也積極參與國際的人因工程相關學術研討會與論壇,涵蓋了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與克羅埃西亞。國內也有多場的研討會,更在學會第八次理監事聯席會中勾勒出人因工程的未來藍圖與實踐於國立台灣大學的 D-School 舉辦。
陳宏毅 總裁在本期的專欄文章中,跟讀者們分享麥當勞以人工智慧的技術,提升供應鏈管理與客戶體驗,展現其在數位轉型上的決心與實際作為的做法。跟其他的大公司一樣,最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速食品牌之一的麥當勞,投入大量的資金發展人工智慧的技術,並與Google Cloud、IBM、Dynamic Yield等科技公司合作,推動智能點餐、供應鏈優化與數據分析。文中深入探討麥當勞如何利用AI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包括食材品質管控、廚房設備維護、動態需求預測、倉庫和供應商的補貨管理),並介紹其合作廠商與實際案例,經由這些技術創新,麥當勞持續鞏固其快餐業龍頭地位,並為未來的智慧餐飲模式鋪路。此篇文章值得持續關注數位轉型與科技應用的讀者們深入了解。
最近各大企業都開始至各大專院校舉辦徵才活動,應屆畢業生以及正在找尋實習工作的學生們也都在準備如何在獲邀的面試機會中,展現出最好的自己。目前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工業工程於管理學系碩士班的 許舒婷同學,參與系友會為在校生所舉辦的「求職面試,實戰模擬」活動,並邀請同學們一起分享參與的心得。該活動由業界學長姐擔任面試官,透過多對一的模擬面試、履歷健檢與即時回饋,幫助學生提升求職技巧。許舒婷認為,活動讓她深刻體會到「態度、速度、高度」的重要性,並且提到學長姐們所強調的,企業更關注應徵者的團隊合作、決策力與解決問題能力,而非僅專業知識。此外,她也學會將面試視為雙向了解的機會,調整心態,更自然自信地應對考驗。透過此次模擬面試,她跟她的同學們不僅獲得寶貴回饋,也更清楚自身優勢與職涯方向。這次經驗讓她對未來求職更有信心,也期待未來能將這份經驗傳承給學弟妹。
孟憲明、張永佳於出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