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號主編輯的話
十一月號主編輯的話
工業工程雜誌11月號是復刊的第4期,目前文章來源已邀稿為主,感謝多位先進的支持,我們收到多篇精彩文章,未來仍然需要大家持續賜稿來充實雜誌的內容。我們持續以隔週為原則,透過工業工程學會簡單介紹已出刊專文給學會會員,以增加雜誌的閱讀率,事實上也得到一些讀者的正面回饋,肯定本雜誌文章的品質。本期文章主要報導數位轉型的三個面向,包括:數據驅動永續未來【作者:曾明朗、林君維、吳國睿】、中小企業實現智慧製造的第一步【作者:張乃文】、智慧服務【作者:郭人介】,分別由該領域的學者專家執筆。另外,也介紹從體驗經濟談創新【作者:蘇錦夥】,蘇總經理領導中衛多年,談產業創新有其獨到的見解。
楊大和 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 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資訊工程學系
在本期的封面故事特別邀請高雄科技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魏裕珍主任,來分享她在「USR與CSR在循環經濟的合作與實踐」這個議題的一些觀點,從校園紮根,與產業合作,透過持續性的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展現,結合企業永續發展目標下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這正是「循環經濟」的呈現。
在產業動態報導則是邀請了中原工工的學生陳慶倫,研究所畢業後回到家中的企業,如何將工業工程的專業知識帶入一個金屬製造的傳統產業,從導入 ERP 系統到申請政府的智慧機上盒SMB補助專案,其中的心路歷程就是當傳產遇到數位時代的最好寫照;這一期的校園巡禮由金門大學工工系張秉宸主任與江育民教授來介紹金門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成立的沿革,如何在缺乏製造業下,扮演金門酒廠的在地工業醫生建立產學合作模式以及未來十年的系上展望;畢業後的就業問題一直是學生最關心的議題,本期邀請到東海工工研究所今年的應屆畢業生邱紫仟來告訴大家,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普通人,從準備中英文履歷自傳到投履歷與面試的心的分享,期許跟她一樣的社會新鮮人「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到希望!」,勇敢做自己,築夢踏實。
本期順利出刊,感謝共同總編輯孟憲明總經理、執行編輯鄧群黨、行政編輯賴芊卉的團隊合作,也算是工業工程的應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