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雙軸轉型於企業運營之挑戰與趨勢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許嘉裕 教授 | 2025-01-10
2024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由社團法人中國工業工程學會主辦,本屆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承辦,於2024年11月29日至30日兩天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宏裕科技大樓舉辦。本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以「雙軸轉型於企業運營之挑戰與趨勢」為主軸,引領工業工程的學術發展與研究方向,也持續聚焦在台灣的製造業與服務業面對全球智慧化、低碳化轉型兩大轉型需求,期望研究成果能協助產業順利因應全球市場日益重視的永續發展與轉型挑戰。除了台灣的專家學者外,大會也特別邀請香港、韓國、日本等不同國家的產業專家與學者齊聚一堂。兩天的活動共包含主題演講、專題論壇、研究論文發表等。本屆會議針對工業工程與管理相關議題進行前瞻性的探索,促成學術界、產業界、國際知名學府及研究機構間的合作與交流,以發揮工工領域產學研之力量,引領未來在學術與產業發展。
許嘉裕 教授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秘書長(2023-2024)
經歷
台灣作業研究學會傑出青年學者(2023)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優良研究獎(2023)
國立成功大學優秀青年校友(2022)
Dr. Schetman年輕學者研究獎 (2021)
第一天主要為主題演講,分享半導體AI產業化、智慧製造應用與數位轉型之最新發展趨勢。第一場專題演講由香港科技大學 宗福季講座教授分享「Industrial Informatics and Intelligence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探討工業資訊與智慧技術在推動數位轉型中的核心角色與應用實例;第二場演講由韓國 KAIST Young Jae Jang 教授演講「Autonomous Robot Orchestration Solution for OHT with Machine Learning and Digital Twin」,分享機器學習與數位分身技術在自動化運輸系統中的應用與發展,Young Jae Jang 教授同時也新創公司DAIM Research執行長,具有豐富推動AI在產業實際應用的經驗;第三場演講由陽明交通大學 陳勝一教授分享「A Framework to Implement Optimization Models in Semiconductor Supply Chains」,分享他在半導體排程與供應鏈最佳化應用之寶貴經驗;第四場演講由NVIDIA 劉冠良博士分享「Toward Digital and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with NVIDIA Omniverse」,介紹如何應用NVIDIA Omniverse平台助力數位化與永續化製造;第五場演講由台灣大學 李家岩教授講授「From Prescriptive Analytics to Optimization-Guided Learning」,分享從處方性分析到優化驅動學習的過程及應用;第六場是邀請杰倫智能 林岳勳技術總監帶來「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Decision-Making and Generative AI in Enterprises: Practical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分享生成式AI在企業決策中的實務導入策略與挑戰;最後,大會也安排一場產業論壇,邀請台北科技大學范書愷教授、台灣大學李家岩教授、陽明交通大學林春成教授分享「AI Trends an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 Collaborative Path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面對AI對於產業數位轉型的機會與挑戰下,如何結合學術研發能量,促進更多協同合作,以加速AI產業化。
▲圖1、中國工業工程學會范書愷理事長與香港科技大學宗福季講座教授
▲圖2、KIIE 理事長 Prof. Kwang-Jae Kim
第二天活動進行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特別邀請玉晶光電 李天堯副總經理分享玉晶光電在數位轉型的發展與心路歷程,提供相關產業在數位轉型的參考;以及台積電中科15B廠 蔡育典副處長分享AI與智慧製造:智能工廠的發展趨勢。在會員大會中也特別頒贈第四屆趙耀東先生紀念獎章,感謝張季明總經理對於推動工業工程在產業發展上的貢獻,並邀請欣銓科技盧志遠董事長出席與引言;下午議程則結合國內外學會與產業組織共同主辦6個專題論壇,包含「勞研所專題論壇:職業安全衛生與工業工程」、「GUROBI專題論壇:最佳化建模與演算法設計之產學應用經驗」、「台灣人工智慧協會專題論壇:生成式人工智慧: 產業創新機會與轉型挑戰」、「中華萃思學會專題論壇:AI浪潮下系統化創新與商業模式建構:概念、方法、與實務」、「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專題論壇:人因工程與安全創新論壇:職業安全、醫療品質與軍事科技」、「科技女力&永續論壇:女性視角下的永續供應鏈和淨零轉型政府政策」。不同專題論壇的舉辦不僅讓整個年會活動的議題更加豐富,同時也提供個別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分享與討論,讓與會者的豐富經驗能有產生更多的交流與分享。
▲(a) Prof. Fugee Tsung
▲(e) 李天堯副總經理
▲(b) Prof. Young-Jae Jang
▲(f)蔡育典副處長
▲(c) 陳勝一教授
▲(g) 劉冠良博士
▲(d)李家岩教授
▲(h) 林岳勳技術總監
▲圖3 大會專題演講主講人
▲圖4 趙耀東先生紀念獎章頒獎(左5:范書愷理事長、左6:欣銓科技張季明總經理、左7:欣銓科技盧志遠董事長)
論文發表上,除了安排35場國內工業工程專家學者與研究生的論文口頭發表,主題涵蓋人工智慧、智慧製造、作業研究與最佳化、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人因工程、AR/VR、永續淨零與綠色生產、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產品設計與服務創新等主題,本屆會議也擴大邀請日本經營工學會(Japan Industr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JIMA)、韓國工業工程學會(Kore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KIIE)等相關學者與會。會議中邀請來自韓國KIIE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 理事長 Professor Kwang-Jae Kim、Vice President Prof. Young Jin Kim、以及來自日本JIMA(日本經營工學會) 國際合作委員會召集人 Prof. Kotomichi Matsuno 共16位來自日韓教授與研究生共同參與。自疫情以來,近2年來CIIE、JIMA、KIIE三個學術組織的密切交流已逐漸建立三方的合作基礎,提供未來研究人員的參訪與研究交流的平台。
▲圖5、JIMA & KIIE國際學者
數位科技日新月異,尤其是人工智慧科技與生成式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式的崛起,正在重塑產業的遊戲規則。這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時刻,數位轉型不僅是一個選擇,亦是企業升級的必經之路。企業需要善用數位科技因應市場環境劇烈的變化,提升企業韌性。另一方面,減碳與淨零排放已非單純環保課題,更是攸關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經濟課題。臺灣經濟發展以出口為導向,應盡早加入全球賽局,創造臺灣淨零的永續國際競爭力,勢在必行。本屆年會暨國際研討會以「雙軸轉型於企業運營之挑戰與趨勢」為主軸,引領工業工程的學術發展與研究方向,也持續聚焦在台灣的製造業與服務業面對全球智慧化、低碳化轉型兩大轉型需求,期望研究成果能協助產業順利因應全球市場日益重視的永續發展與轉型挑戰。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多位來自國內外知名學府與企業的專家,還有日本JIMA、韓國KIIE專家學者的來台支持,提供國際化視野與具產業應用的分享。最後,本屆大會圓滿地舉辦要特別感謝資策會、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社團法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友會、GUROBI Optimization、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杰倫智能科技、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中華萃思學會、TAIA台灣人工智慧協會等許多產學研單位的大力支持,共同協辦本屆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促成此次研討會多元而深入的交流形式,並進一步加強學術界與產業界的緊密連結。
▲圖6、國內與會工業工程與管理領域專家學者合影
▲圖7、與會學者及同學頒獎典禮活動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