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堅固品質與決策的基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林義貴 教授 | 2022-01-10

每隔一段時間總有新的潮流出現,從全面品質管理、精實生產、六標準差管理、精實六標準差管理、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智慧製造或工業4.0等,推陳出新的速度好似3C (Computer、Communications、Consumer-Electronics)產品般令人大感壓力。公司跟上了嗎?是否該搶進這些領域?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不免讓我想起幾個小故事。

  • 努力過的經驗為何沒留下

故事一:
輔導過幾間上市上櫃製造業,常遇到的狀況不外乎希望產線能用更智慧化的方式提升生產效率。這個改善主題的範疇其實過大,可以是智慧生產的層次,也可以是產線平衡、減少浪費的方向。曾有位董事長急著想提升現行的生產效率,因為產品的特質難以高度自動化,對於人力的依賴甚深。其中一種解法是讓最熟悉製造程序的員工幫忙腦力激盪,順著這個思緒人事主管再把問題聚焦於如何激勵員工,所以現行的問題導至品質圈(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的建立與實施方式。當會議室中所有人忙著將教授顧問的意見認真記下來時,資深廠長突然回想到公司十多前已推動過全面品質管理,當時的顧問輔導了建立QCC,只不過經過多年後早不了了之。繞了一圈的解法原來早在歷史中浮現。

「沒有一間公司是笨蛋」,這間公司其實已經對於品質的改善推動過一些制度,雖然內部並無特別設立工業工程部門,但是對於工時標準化(也考慮了作業環境下作業員身心因素)、產線效率的提升、品質的精進也都有不少努力的軌跡。令人納悶的是既然之前已經導入過多種制度,為何還需要找新的解方? 要停掉曾經服用過的藥方,結果發現老方法還是有合理性? 原因或許高階主管們都不是工業工程專業出身,欠缺系統化的訓練,只注意到短期的改善,卻忽略這些管理制度的長遠效益。但真的是這樣嗎?

  • 自己訂的規範又不遵守,做給誰看?

故事二:
陣子台灣因為進入三級警戒,各行各業只好千百個不願意進行生存方式的調整。我的研究生們也因應學校嚴格的規定,做了分流措施跟體溫管理的措施,室內同時不超過五人,自費添購額溫槍跟口罩來管理實驗室的研究生們,每天進入要量體溫並記錄以利事後追蹤。看來雖無創意,至少顯示主動地重視防疫。但觀察了幾次,有時室內人數超過自己的規定、進入也沒固定量體溫、表單偶爾紀錄體溫、口罩配戴看心情。若把這間研究室看成一間小型公司,自行訂定的規章無法落實,忽視不遵守規範的蝴蝶效應。為何如此? 無法再把原因歸咎於沒有工業工程的專業,這些人全部是國立大學工業工程的研究生。

  • 花力氣在抓出不良品的文化

故事三:
同樣是COVID-19疫情,2021年全民努力花了73天從三級警戒將新冠病毒擴展風險降至二級。只要全民願意乖乖坐在家裡遵守防疫措施,病毒沒有傳播管道發揮,自然不會有確診數。這實在是簡單的廢話,各國都證明人類不是簡單的動物。所以防疫的重點是溝通加說服大家一起遵守規範,還是努力抓出違規者?,這種心境跟產品生產類似,比較重視製程設計的穩健還是檢驗程序的嚴謹?

落實,才是該關心

上面三個小故事都點出一個簡單概念,就是【落實】。因為沒有落實當初的規範,幾年後才驚覺生產效率怎那麼糟糕,久而久之才回想起原來推動過QCC,過去累積的經驗放水流;因為沒有落實,再好的初衷也只有三分鐘熱度,具有工工的專業訓練仍然會犯此錯誤;因為沒有落實防疫規範,需採用更多工具、更多檢舉、更多爭論、更多法律、更多挖鼻孔的篩選才能防堵破口。

每當有個良善制度推出的時候,為了避免害群之馬夾雜其中,多數會設計出監督模式,公私營企業如此、政治上、教育界也是如此。ISO 9000的設計強調整個品質展開過程要有許多表單的紀錄,便是要做到可回溯性來確認員工遵照自行定義的制度步伐前進。那麼如何確認執行監督的規定已有落實?所以再增加太上皇規定,一層一層地監督下去,B監督A、C監督B、D再監督C,進入恐怖的把關循環。場景換到生產線上,既然難以確認生產過程遵照標準化,自然想到檢驗的關卡;但檢驗是否隨隨便便?所以需要2次檢驗,讓前一關人員感到壓力而戰戰兢兢。依此類推,檢驗越多,產出的良率當然更能確保,但所有人都看得出這有多可怕,監督成本未免也太高。沒有落實一開頭的規範,後續的監督成本就像覆水般難收,也不踏實。

落實- 反璞歸真的心法

工業工程的範疇很廣,有許多的手法跟數量方法可以交叉運用,類似武林小說中的外功般,不過仍有些內功心法或者稱做思考的哲學值得讀者回味,【落實】便是其中一項核心。談品質,請落實製程標準、落實檢驗程序以抓出無法掌控的變異;談決策,請落實評斷的依據與標準;談改善,請先釐清落實原有規範的程度,盤點原有藥方是否照常服用,才能決定新藥的劑量。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是否要導入新的藥方,建議前面加個【落實】程度的自我檢視,先把力氣專注在落實的文化上。有了強壯的體質,再盤點既有能量方進到討論新血新解方導入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