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化,我們與長者接觸的機會亦隨之而增加。與長者的相處中,良好的溝通可以減少誤會和衝突、維繫彼此之間良好的關係,有助減低生活壓力、及保持心境愉快。

I. 與長者的溝通

與長者溝通,要花少許心思,亦要在時間上作出適當的安排。我們要留意長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特點,並考慮各種環境的因素,適當及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溝通技巧。

II. 溝通技巧

1. 聆聽:

用耳朵:耐心聆聽

用心:設身處地去瞭解對方的想法

動腦筋:分析對方說話背後的意思

2. 談話技巧及語言運用:

.談話技巧

a.速度及語調要適中: 速度及語調要配合長者的需要

例如: 跟癡呆症患者說話時要慢一些;遇到聽覺不好的長者,大聲講話時要注意語調,不要使長者誤會你在責罵他

b.適當的詢問: 如利用是非題引導長者回答

c.給對方說話的機會: 避免只顧自己講,多鼓勵對方主動地跟你溝通

d.靈活轉換話題: 當察覺到長者對話題不感興趣時,可利用身邊的事物轉換話題,例如:「你穿的衣服很有特色,是誰給你買的?」


.語言運用

a.用字簡單、具體: 例如: 以「每餐吃一個生果」代替「吃多些纖維」

b.句子組織要簡短: 例如: 每句說話只包含一個訊息


3. 非語言方面的溝通技巧:

a.態度:要友善、親切、真誠、尊重對方;避免不耐煩、不認真或輕視的態度

b.眼神:保持眼神的接觸

c.表情:代表不同的心情

d.姿態及舉止:如點頭、適當的手勢、適當的坐位安排

e.觸摸:如握著手、拍拍手背、搭著肩膀、擁抱等(注意:必須顧及對方的性別和雙方的關係,以配合適當的觸摸)


跟長者溝通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善解人意,另一方面要懂得表達自己。溝通的成效好像照鏡一樣受雙方互相的影響。要達到良好的溝通,要靠雙方面共同的努力。

資料來源/長者健康服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