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還來得及 楊云儂
指導老師:洪明美
■國小高年級組
一切都還來得及 楊云儂
指導老師:洪明美
■國小高年級組
作者: 羅柏.寇米耶 譯者:周惠玲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
這篇故事讓我想起前幾個月我看的一篇關於玫瑰少年葉永誌的報導,中性的葉永誌常被同學嘲笑與欺負,認為他不夠像男子漢,最終不幸遇害,我發現葉永誌和傑瑞都面臨著相同的困境,霸凌者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在被霸凌者身上,他們共同的特徵就是缺乏同理心,不認為自己的霸凌行為是罪行。表面上看來,他們強勢,贏得眾人關注,也享受著鎂光燈的照耀,但其實在我看來,他們的內心是極度缺乏自信心的,想努力追求師長同儕的認同,卻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憤怒憂傷的情緒,只好選擇用霸凌別人的手段,來證明自己真實的存在。
書中的主角傑瑞在面對同儕的語言暴力時,他對自我認同產生了混淆,這樣的心情我也有過。記得曾經,班上有一位引領風騷的同學常用難聽的字眼辱罵另外一位較弱勢的同學,站在一旁的我默默聽著那句句刺人的話語,很想衝過去大聲斥責那個霸凌者,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一開口,我將讓他在眾人面前顏面盡失,這也代表著我將與他公然為敵,內心天人交戰許久,最終我還是怯懦退縮了。回到家後,我陷入了矛盾中,並反覆問自己:我沒有當場制止霸凌者的言語羞辱,那是否意味著我也是霸凌的一份子呢?我告訴自己下次我會選擇站出來,告訴對方他不應該說那樣的話,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在多元的社會中,我們常會幫別人和自己貼上許多標籤,例如外貌、性別、財富和成績等,我們常常花太多的時間心力在努力獲得別人的認同,卻花太少的時間去陪伴自己,聆聽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我們太害怕和別人不一樣,因此只好盲從,其實撕掉標籤後,每個人本來就是不同的個體,應該要尊重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老師和爸爸媽媽能多傾聽孩子們的意見,不要總是認為我們在乎的是小事,因為在我們的眼裡,這些小事都是足以讓我們心裡產生創傷的大事啊!讓我們這顆即將爆炸的皮球有了洩氣的出口,才不會作出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