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誠正國民中學校舍改建暨社福大樓新建工程
臺北市立誠正國民中學校舍改建暨社福大樓新建工程
緣起
本校於民國65年創校,創校初期陸續完成勤學樓、博愛樓、莊敬樓、有恆樓、敬業樓、誠正樓、自強樓之日字型建築。
民國95年起本校針對現有校舍建物進行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檢查,並於民國99年起進行補強,其耐震係數(CDR值)除誠正樓外,皆使建築物耐震能力(耐震容量)大於耐震需求,較可確保地震發生時,不致倒塌或嚴重受損。
近年誠正樓陸續發生走廊、教室、廁所等樓板頂版混凝土剝落及鋼筋腐蝕之現象,106年9月再次進行誠正樓校舍之耐震能力詳細評估工作,同年施作三樓局部及四樓天花板修復整修工程,藉以提供暫時性之安全防護功能。另查詳細評估報告評估結果為耐震能力「未達法定規定」,建築物混凝土強度過低影響使用安全,建議「拆除重建」為宜。其鑑定結論誠正樓校舍為「海砂屋」,氯離子含量超過法規要求,爰此本校遂積極向教育局爭取經費推動「誠正國中誠正樓校舍改建工程」之先期規劃計畫。
108年本校獲核定先期規畫經費,109年委託建築師進行先期規劃,110年11月完成先期規劃報告。110年先期規畫總結報告核定新建案總樓地板面積為11,716平方公尺,經費約5.96億元。此案預定分為二期,第一期拆除3棟樓(誠正樓、自強樓、敬業樓),之後統整校舍空間所需,以蓋1棟新大樓來容納原有拆除空間,而第二期則拆除有恆樓,另規劃成花圃綠地。
110年12月教育局核准本校111年度綜合規劃案經費。111年2月開始綜合規劃,並於4月完成期初報告,5月市府會議決議本校新建案配合EOD政策(市府市有建築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政策),除了非營利幼兒園之外,增加社會局參建社區式長照機構、衛生局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都發局參建社會住宅、民政局參建區民活動中心。經過多次市府會議,同時於校內透過校務會議、校務說明會、綜合規劃說明會、學校日及非正式會議等方式溝通新建案的各種方案及EOD案,112年10月完成綜合規劃報告,規劃教學及行政大樓進行校舍改建,並新建社福大樓及地下停車場,核定總量體4萬1,740.92平方公尺。113年4月,本校與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簽訂代辦協議書,由新工處代辦新建案繼續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