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沒有真正接觸過科技相關的媒體的我,在獲得創業小聚的實習機會後,內心是格外忐忑的。
坦白來說,是擔心創業技術會不會艱澀難懂,又或是科技領域會不會冷冰冰。但在正式開始實習後,這些憂慮都一點點消散,我們開始練習採訪、跑展會、找尋國外有趣新創,遇到不懂的技術,除了自己找尋資料,導師也會關心我們,與我們重新思考技術的原理、內心的疑惑,確保我們不會像迷途羔羊般無助。
想法流動,字句來回
在創業小聚裡,我們會有很多的討論,只要將內心的想法說出口,都能得到認真的反饋,即便產生思緒卡關的狀況,夥伴們也會提供不同的視角,為我們的想法找到出口,甚至有更多樣的呈現。也因為每個夥伴感興趣的領域不同,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反而能意外收穫不同新創專注的痛點。
一次次的討論中,我也習得更多查找資料的管道、多元敘事手法,最重要的是,練習轉換自己的視角,導師令懷與冠伶會提出疑問、或提醒我們從讀者的視角出發,這樣的反覆練習,讓我們學習為自己熱愛的事物找出更吸引人的「鉤子」。
我想,在小聚裡,能保有展現自我的彈性是最迷人的魅力。
汲取新知,爾後茁壯
「與人的連結」這正是作爲媒體、作爲新聞工作者,最吸引人的亮點。
而身為創業小聚的實習生,我個人最難忘的便是Meet Taipei,活動中會有許多新創在展會露出,小聚也會從中精選幾家進行採訪,我特別喜歡與受訪者拉近距離,挖掘創業故事的過程,尤其是看著創業家努力把觀察到的問題解決,而我們負責消化訪談、產出系列報導,讓實習生有許多學習機會。
導師在我們寫稿時,也會從旁提點我們撰寫習慣、以及如何有技巧、有邏輯的為報導開場等等,而這段實習中,我也習慣在每一次的撰稿不停思考、切換視角,學習把新的敘事脈絡放入文章,這裡更像是我的試煉場域,每次的嘗試都能有所收穫、反思及成長,很謝謝這段大四生涯有創業小聚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