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政大英文系的楊新圓現於巨思文化擔任Meet中文社群實習編輯,在過去將近一年的實習中,深刻感受到巨思文化重視彈性與溝通的組織氛圍,我們這次也特別邀請她談談這些日子的學習與收穫!
面談經驗分享
新圓在大學最後一年渴望累積行銷實習經驗。她在臉書社團看到巨思文化招募實習生的貼文後,被一週16小時的實習制度和混合辦公的工作環境吸引。回想起曾在經理人、Shopping Design等網站閱讀過許多相關文章,對這些公司的運作深感好奇,便開始整理過去的社群經驗,製作成作品集和履歷,並申請了中文社群實習編輯的職位。
在面談過程中,大部分的問題都是從新圓提供的履歷和作品集出發,例如「平時寫文案是從什麼角度切入?」、「Facebook與Line之間的差異是什麼?」,希望能瞭解她對於社群的思考與理解。她也提醒大家在面談前需要對自己應徵的職缺多做準備,因為她自己當初只看過 Meet創業小聚 的網站,無法回答Facebook、Line 的相關問題,使面談留下一點遺憾。以 Meet創業小聚的中文社群實習編輯來說,便應該先多認識 Meet創業小聚的不同社群渠道。
實習工作分享
01. 社群媒體經營
Meet中文社群實習編輯平時負責協助經營 Meet創業小聚的社群媒體——Instagram、Facebook、Line。新圓一開始主要負責撰寫社群文案與圖卡的製作與發布,偶爾也會負責Meet社群部落格的編輯,或是轉載外部授權類型的文章至Meet的中文網站。不過隨著個人興趣與行銷策略的調整,她也開始從Facebook、Line的圖文編輯,轉向 Instagram 短影音的腳本與剪輯工作。
02. Meet Taipei 展會行銷
此外,新圓還加入了去年的Meet Taipei行銷組,與團隊共同發想行銷活動與企劃,見證想法從零到有的落地過程。當時除了製作各式各樣的行銷圖卡以外,她也有機會嘗試過往沒接觸過的 Facebook 廣告投放與 Line 聊天機器人等任務。
透過 Line 聊天機器人,她將展會包裝成探險遊戲,讓每個展區活動各自配有不同的圖卡。其中她將開幕式表演嘉賓的照片製作成剪影,得到團隊夥伴的一致好評,也成為她最有成就感的成果之一。
不斷滾動式調整的工作內容,其實得益於新圓與導師來回密切的溝通。新圓分享:「前期主要是導師交付工作,但到展會以後開始有更多合作,她也會開始讓我自己提出感興趣的工作,並放手讓我去嘗試。」從初期基本的圖文製作,到現在能主責 Meet 社群操作,她把握與導師的每次討論,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用力爭取發揮的機會。
新圓也從中感受到巨思文化的扁平化氛圍。「你不會覺得跟導師或主管有太多的隔閡,辦公室的同事也都很年輕,不會感到有太多的位階感。」巨思文化擁抱溝通與創新的精神,使實習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無須害怕意見和貢獻受到忽視。
實習收穫與學習
新圓認為在巨思文化最大的收穫其實是「溝通」。
「像是寫貼文文案、做圖片也可以去其他地方學到,但不一定每間公司都會聽你的意見,或想問你問題。」相比技能類的實力提升,新圓更有感的反而是溝通技巧的進步。她將溝通能力粗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精準提問的能力,亦即如何將內心的疑問轉換成別人能理解的提問;中期開始需要與其他人合作時,需要學習理解其他人的需求,以及表達個人意見的技巧,才能順利推動專案;最後則是學習如何從既有的社群動態中,鍛鍊出屬於自己的觀點,為交流提供價值。
新圓不僅在行銷實務上獲得了豐富的經驗,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如果你也喜歡重視成長與溝通的工作環境,歡迎點擊下方連結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