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影響,MAPS的成果發表首度停辦實體聚會。考慮到夥伴們一定也很想知道去年大家辛苦了數個月的成果,但是也不忍心讓大家去看那難以下嚥的發表用正式年報,所以特別製作這個網頁,將年度成果資訊摘要地以圖及少少的文字呈現。內容主要為各繫放站年度繫放結果及生產力,若想了解更詳細資訊,歡迎下載正式年報閱讀囉!
底下為互動表單,可點選繫放站查看各站捕獲鳥種、隻次;點總計下▲符號可排序。
左縱軸: 捕獲率(隻/840網時)
右縱軸: 繁殖指數(RI)=幼鳥隻數/成鳥隻數
橫軸: 年份
由2019年各海拔整體的繁殖指數來看,三個海拔的生產力皆往下降,其中又以中高海拔的下降幅度較大(超過-60.0%);成幼鳥捕獲率各海拔皆是成鳥捕獲率持平或增加,而幼鳥捕獲率則明顯下滑,難道小鳥的世界也有少子化的問題了?
2019年中高海拔下滑的生產力甚至比2016年初霸王寒流導致該年低生產力的狀況還要嚴重。回顧2019年中高海拔的繁殖季,確實比往年多雨,且有較多的強降雨,極端不穩定的天候是否為導致中高海拔生產力下降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