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舞獅隊的表演介紹
舞獅在台灣,有南北區分,北部大多是以「醒獅」為主。南部以「台灣獅」為主,台灣獅又因分布區域的不同,而有各式各樣的造型,代表各地的文化傳承。北港的獅陣有勤習堂和德義堂兩大系統。相傳北港的獅隊,有「龍」、「虎」、「鳳」、「獅」、「麒麟」五大形的吉祥獸旗幟,又流傳這五大形的拳路有(1)黃龍出洞(2)猛虎出林(3)飛鳳朝龍(4)獅子戲球(5)麒麟煽耳……等拳術。因社會變遷,練拳者太少,恐有失傳之憂。
涵蓋北港技藝精華的舞獅技法有(1)「龍鳳呈祥」首先舞龍者,頭戴龍頭,身穿龍衣,臀綁龍尾,右手拿龍珠,左手獻爪,雙腳以前弓後箭,轉身迴旋的優雅動作展示,鳳以頭戴鳳頸,手拿翅膀,臀部綁鳳尾,以「金雞獨立」的姿勢,交叉盤旋、龍鳳相戲呈現喜氣洋洋的氣氛。(2)「祥獅獻瑞」舞獅有二人,一個耍獅頭,一個耍獅尾。獅頭的造型是獨角、面有七星、後頭有火焰八卦;獅被有虎斑紋搭配五色布,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獅尾是「麒麟尾」。簡稱「獅頭、虎身、麒麟尾」,十分穩重亮麗美觀。步伐以點一下走一步。
表演程序有1.接獅2.參神3.鎮煞4.拜獅5.雙獅搶球….等各式舞法,都讓人百看不厭。更特殊的有一位帶獅者,稱之「獅鬼」或「獅兄」,頭戴純銅打造的面具,造型福相、憨厚,右手拿樹青,左手持八卦扇,身帶紅圍兜,酷似孩童,天真無邪的和獅子嬉戲。
樂器五音:有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以四拍的打法,配合舞獅者的動作,表現和鳴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