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關心台灣藝術圈性平爭議的大家


#MeToo 運動浪潮在2017年末美國發生,其影響與效應迅速傳播到全世界。這樣的運動透過無數人的發聲也撼動了社會,促進對於性別平等觀念的再發現與更新。另外一方面,接著#MeToo 運動之後,尋求社會實際作為的 Time’s Up 串聯運動,進一步要求改善職場騷擾歧視、增強通報機制與懲罰,促使國家機關檢視現有法律條文的遺漏與不足之處做出改變。過去五年多的國際經驗告訴我們,#MeToo 從來都不僅僅是性別議題,而是社會基礎再建設的工程。

 

#MeToo 首先在北美的美國與加拿大所促成的轉變最為明顯,彰顯了前與後 #MeToo 時代的不同。2018 年一月加拿大國藝會(Canada ARts Coucils)跟國家遺產部(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類似台灣文化部執掌藝術、文化、語言、體育等)即發表聲明對於其補助的組織採取對於騷擾「零容忍」態度,其相關對應「職場安全」(safe workplaces)的政策則於同年四月出爐,當時的遺產部長 Melanie Joly 聲明若受補的組織不採取或不同意這樣的工作守則,將有權撤回補助。美國在 2020 年爆出了 #MuseumMeToo,國家藝術捐助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隨即也簽署了「反騷擾與職場安全」政策與措施的發佈,強調職場的「安全環境」:各種形式的歧視與騷擾:種族、性別、性取向,孕期人士,任何構成職場騷擾的情事皆包含在內。「職場」在此的定義也延伸到機構外的合作,視覺藝術的部分:學院、藝術家工作室、藝術田野、記者訪談等相關的工作場合。

 

此外,南韓的國藝會(ARKO, Korean Cultural Council)也要求申請者或受補者遵照完成性平調查和性暴力防治教育方能完成補助事項。以上這些案例都闡明了獲補或是獲獎的單位或是個人都必須簽署同意針對性騷、性侵、權勢欺壓「零容忍」政策的條款,承諾提供一個零騷擾、正直的工作環境才能獲取補助。 這些單位亦同樣提供申訴與諮詢管道,若經檢舉職場騷擾,這些單位會開始行使調查,有權撤回獎項與補助的資金。

 

這樣的行動與政策都歸於「公眾課責」(Public Accountability)之下。公眾課責的涵蓋範圍特別針對國家機關,如美術館、博物館、國家劇院等藝文單位在社會上對於民眾生活、文化傳遞上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而其運作資金來自於國家預算或是公民的稅金,更有必要加強公眾信用的基礎,也作為性平再教育的一部分。

 

過去幾週裡,#MeToo 浪潮席捲全台,以我們最關心的藝術圈來說,藝文記者、藝術相關科系學生受害案例一一湧現,這裡面涉及職場性騷、權勢性侵,違反專業倫理利用權力不對等進行壓迫等,但只有極少數案件真正進入性平程序,性平會結果的隱匿也引起爭議。

 

立法院即將在七月底前召開臨時會,討論性平三法的修法。我們在此聲明呼籲:

 

 

我們呼籲所有關心視覺藝術與文化的大家一同簽署聲明!建請藝文相關機構增列性平條款於補助、受獎、聘雇、標案合約中,針對相關情事採取「零容忍政策」,也就是說所有政府機關的獎項、補助計畫、標案都對性平事件加害人予以暫停、終止、退回、拒絕,甚至求償,共同打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我們不管是不是藝術創作者、藝文工作者,都有責任完善這整個環境,沒有人是局外人。


補破網婦女團



個人連署(依照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丁穩勝  律師

七七Jessie  平面模特兒

于昌民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王孝勇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特聘教授

王咏琳  藝文工作者

王俊傑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家軒  前出版業工作者 

王庭悅Tina  劇場燈光設計

王婉諭  立法委員

王淮仲  演員暨表演指導

王舒津  佛光大學副教授

王煜松  藝術家

王瑀  藝術工作者

王聖閎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曉丹 政大法律系教授

王錦華  媒體人

王薇君  兒童權益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古碧玲  字耕農/資深編輯  

石隆盛  藝科智庫執行長

瑞仁  藝評/策展人

朱宥琳  演員/表演老師

朱盈樺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 副教授

朱苾伶  媒體工作者

朱靜女  藝文工作者

江威橙  影視導演

江家華  藝文工作者

何孟娟  藝術家/視覺藝術聯盟理事長

何定照  聯合報記者

何承恩  吳思瑤立法委員助理

何彥諺  藝術家

何穎怡  翻譯家

余永寬  自由人

吳其育  藝術家

吳季璇  藝人

吳念融  兒童劇團「晤出團」副團長

吳牧青  藝文工作者

吳俊達  律師

吳垠慧  獨立文字工作者

吳思瑤  立法委員

吳家恆  廣播主持人

吳達坤  藝術家/策展人

吳瑪悧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教授

宋欣穎  導演

巫雲鳳  藝術家

李玉玲  藝術史研究者

李衣雲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李志銘  作家

李金蓮  文字工作者

李星鏴  藝人

李科霆  兒童劇團「晤出團」團長

李婉菁  輔仁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級專技人員

李惠仁  導演

李惠貞  獨角獸計畫創辦人

李奧森  藝術家

李福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專業講師

李韻儀  策展人

杜家邦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暨碩士班兼任教師

汪敍里  藝術家

沈伯丞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沈柏逸  藝文工作者

貝童彤  藝人

阮金紅  導演

卓有瑞  藝術家

周馥儀  謝聰敏文教基金會董事

季季  作家

房慧真  作家

林千涵  南藝大校友

林子凌  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

林木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研究策展處處長

林平  台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

林君陽  導演

林志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林志潔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林宜珍  國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林昆穎  藝術家/策展人

林冠名  藝術家

林盈潔  藝術家

林郁晉  獨立策展人

林曼麗  北師美術館總策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名譽教授

林裕軒  獨立策展人

林蔚昀  作家

林鴻文  藝術家

邱昭財  藝術家

邱顯智  立法委員

侯力瑋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共藝術課長 

姚惠珍  獨立媒體人

施清真  翻譯家

柯博仁  醫生

柯燕美  藝術家

洪金禪  藝文工作者

洪致美  貝杜藝術總監

洪愛珠  作家

洪燕妮  藝文工作者

紀嘉華  藝術家/策展人

紀慧玲  表演藝術評論人

胡永芬  獨立策展人

胡淑雯  作家 

胡朝聖  胡氏藝術有限公司執行長

胡儀屏  影視幕後導演組

范宇晴  藝文工作者

倪祥  藝術家

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唐綺陽  占星專家

孫松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孫曉彤  藝評人

徐文瑞  獨立策展人

晏山農  文化工作者

栖來光  旅台日籍作家

殷寶寧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涂維政  藝術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院助理教授

袁慧莉  藝術家

馬立群  攝影師策展人 

高千惠  芝加哥文化藝術評論者

高子衿  臺北市立美術館 助理研究員

高俊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崔廣宇  藝術家

張弘旻  藝文工作者

張玉音  藝文工作者

張立人  藝術家

張君玫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張典婉  文字工作者

張秉正  藝術家

張家琪  表演藝術教育者

張乾琦  瑪格蘭攝影通訊社會員

張淑玲Amber  實驗教育工作者

張晴文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張雅萍  新樂園藝術空間總監

張蓓珍  玻璃藝術工作者

張懿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梁秀眉  獨立書店主

盛平  演員

盛浩偉  作家

莊偉慈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策展人

莊豐嘉  媒體人  

許家維  藝術家

許庭甄  藝術家

許時豪  影視演員/選角

許維真  銀行從業人員

許瀞月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

郭奕臣  藝術家

郭俞平  藝術家

陳元慈  餐飲顧問

陳文祥  藝術家

陳正菁  浮光書店負責人

陳孟秀  律師

陳宜君  南藝校友

陳怡潔  藝術家

陳育萱  作家

陳保源  律師

陳奐伶  舞蹈老師

陳奕志  設計師

陳柏谷  阿橋社負責人

陳祇知  藝文工作者

陳禹函  法務部調查局調查官

陳泰松  藝評人

陳淑美  藝文工作者

陳敬元  藝術家

陳群翰  劇場表演者

陳寬育  藝文工作者

陳龍斌  藝術家

陶亞倫  藝術家

傅裕惠  藝術工作者

彭雅玲  導演

彭賢祥  藝術家

彭樹君  作家

曾芳玲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

曾芷筠 記者

曾威凱  律師

湯雅雯  藝術家

焦元溥  作家/製作人

馮小非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馮先芝  演員

馮光遠  文化工作者 

馮喬蘭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黃子明  攝影師

黃云歆  藝人

黃秀慧  藝文工作者

黃建龍  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助理教授

黃彥超  藝術家

黃彥穎  藝術家/策展人

黃思農  再拒劇團藝術總監

黃柔涵  影視彩妝師

黃郁捷  藝文工作者

黃海欣  藝術家

黃海鳴  退休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藝評、策展、生態觀察研究者

黃茜芳  藝文工作者

黃茜茹  藝文工作者

黃琬玲  藝術家

黃翔  毓繡美術館總監

黃寶萍  元素人出版公司社長   

楊其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前校長

楊茂林  藝術家

楊雅雯  藝術創作者

葉人瑜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展覽組組長

葉杏柔  獨立藝術工作者

葉佳潾  藝文工作者

葉怡利  藝術家

葉芸希  藝人

葉曄  製作人

詹順貴  律師

厭世姬  圖文作家編劇

廖志峰  出版人

褚瑞基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劉文瑄  藝術家

劉秀美 藝術家

劉亞臻  藝術家

劉育承  律師

劉芷妤  作家

劉昭儀  作家

劉虹風  書店店長

劉振祥  攝影師

劉時棟  藝術家

劉梓潔  作家

劉萍  媒體工作者SMART總編

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部落客

潘邦築  影視幕後人員

潘重安  媒體工作者

蔡佩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蔡宗勳  藝術家

蔡旻凌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典藏組組長

蔡昀挺  藝術家

蔡秉儒  藝文工作者

蔡家榛  策展人

蔡崇隆  導演 

蔡銀娟  導演

蔡適任  作家旅遊業者 

鄭先喻  藝術家

鄭芳婷  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鄭樂洋  創作歌手

盧郁佳  作家

蕭文杰  文化恐怖份子

蕭有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蕭牧齊  Director Asia, Esther Schipper

蕭鈺憲  平面攝影師

蕭榕  攝影家

賴芳玉  藝文工作者

賴新龍  藝術家

賴嘉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副教授

賴維鈞  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文創系助理教授

駱麗真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

薛常慧  導演 

謝宇程  「真識」知識內容服務創辦人/作家

謝佩霓  策展人/作家

謝素貞  藝術從業者

鍾岳明  媒體人

瞿欣怡  作家

簡莉穎  編劇

聶瑞瑩  律師

顏艾琳  詩人

顏擇雅  作家/雅言出版負責人

魏柏任  藝術家

魏淑貞  出版人

羅文嘉  水牛出版社長

羅禾淋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

羅野文祥  藝術家

邊天微  藝文工作者

蘇育賢  藝術家

蘇建源  設計師

蘇致亨  文字工作者

蘇紋雯  止旅文化有限公司執行長

蘇匯宇  藝術家

蘇瑤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蘇麗真  藝術家

顧世勇  藝術家

顧玉玲  作家

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教授

Hally Chen  作家/設計師 

(以上266位) 


團體連署: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


Metoo連署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