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圖左為劉碧鈴教官,圖右為曾予宣老師
記者 林賢雲/台南報導
在國慶典禮的舞台上,臺南大學親善大使團總是以最整齊的儀態、最自信的笑容迎接各方來賓。這份榮耀,南大已經連續五度獲得肯定,成為全台少數能年年站上國慶舞台的團隊之一。
能有這樣的成果,首先來自校方的高度重視與支持。校長 陳惠萍 教授與副校長 李建億 教授、侯志正 教授,對親善大使團的肯定,並強調這不僅是校園形象的展現,更是臺南大學與國家舞台的連結。從制服設計的更新、訓練場地的安排,到行政資源的挹注,校方皆全力相挺,讓團員們能專注於訓練與接待,無後顧之憂。
在校方的支持下,劉碧鈴教官成為團隊的「總舵手」。她像母親般守護著每一位團員,從起居到交通、從安全到生活細節,皆盡心照顧。自 8 月 20 日起,為了準備國慶的正式任務,她幾乎沒有真正休息過。學生訓練她便一路相伴在旁,確保學生安心投入。「雖然辛苦,但看到他們站上舞台,就是我最大的驕傲。」她眼神堅定卻滿是溫柔。
另一位幕後推手是指導老師曾予宣。她曾是親善大使的一員,大四時就走上國慶舞台,畢業後還以「禮賓人員」身分回歸。自第三年起,她受邀成為訓練老師,將過來人的經驗傳承給學弟妹。她明白學生在密集訓練時的疲憊與壓力,因此更懂得用同理心陪伴,「我走過同樣的路,所以希望能在他們最辛苦的時候給予支持。」
一位像母親般守護,一位像學姊般傳承,劉碧鈴與曾予宣共同成為南大親善大使團不可或缺的後盾。她們的存在,就像是隱形的力量,默默托舉著整個團隊,讓每一位團員能安心地專注在舞台上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微笑、每一個步伐。
國慶舞台上的燦爛笑容,看似輕鬆自然,卻是無數汗水交織而成的結晶。從夏末悶熱的訓練場,到深夜依舊亮著燈的排練教室,團員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背後,都有教官與老師的陪伴與叮嚀。當學生因疲累而想放棄時,是她們耐心地傾聽、提醒堅持下去的理由;當團員面對壓力無所適從時,是她們給予肩膀、讓眼淚可以安心流下。
劉碧鈴教官的守護,像母親般細膩而堅強,讓孩子們知道有人在背後隨時張開雙臂;曾予宣老師的傳承,像學姊般理解與鼓勵,讓學弟妹們相信自己也能跨過曾經的難關。正是這樣的守護與傳承,才讓團員們在國慶大典上展現出最從容自信的姿態。
臺南大學親善大使團。
臺南大學親善大使團能夠五度站上國慶舞台,不只是榮耀的累積,更是一段段動人的故事堆疊。這些故事沒有華麗的標題,卻蘊含著最真摯的情感。因為有人日夜守護,因為有人無私傳承,這份榮耀才能年復一年,延續在臺南大學的名字之中,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曾經走過國慶舞台的青春記憶裡。
#台南大學 #南大親善大使 #國慶典禮 #青春榮耀 #幕後推手 #劉碧鈴教官 #曾予宣老師 #母親般守護 #學姊般傳承 #校方全力支持 #陳惠萍校長 #李建億副校長 #侯志正副校長 #隱形的力量 #榮耀背後 #自信笑容 #青春故事 #五度榮耀 #日夜守護 #無私傳承 #光鮮背後 #汗水與淚水 #國家舞台 #臺南驕傲 #青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