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台南報導
「早八」對許多國高中生來說,是每天掙扎的惡夢。近日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出現一項超熱門提案,要求把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到早上10點,並縮短為6小時,讓學生免於慢性睡眠不足。這項提案從9月9日發起後,短短幾天已突破萬人附議,正式達到教育部回應門檻。
學生:睡眠不是奢侈品
提案指出,台灣學生長期陷入「課多、壓力大、睡不飽」的循環,導致憂鬱、焦慮,甚至出現自傷與自殺的風險。若能調整上課時間,學生就能多睡一點,不只精神好,學習效率也會更高。更有支持者直言:「台灣教育制度太誇張,根本不把學生當人。」
想縮課?意見分歧
提案內容建議刪掉「非必要多元課程」,只保留實用課程,把學習時間集中起來。但也有附議者不同意這點,認為與其刪課,不如精簡課綱與考試範圍,避免學生死背書本。顯見在「要少睡少讀,還是多元發展」之間,社會還有很大爭論。
線上各式留言
教育部:11月14日前回應
教育部回應,感謝民眾的關心與參與,未來將依規定研議,並在11月14日前提出具體回應。不過,由於學校作息涉及地方政府權責,調整幅度與方式,仍需更多協調與討論。
「晚點上學」對學生來說或許是夢想,但要如何在保障學習與維護健康之間找到平衡,才是這場「睡眠革命」的最大挑戰。
#學生要睡飽 #10點上課 #教育改革 #課業壓力 #青少年睡眠 #公共政策連署 #國高中 #減壓教育 #睡眠健康 #台灣教育 #在校6小時 #學習效率 #學生心聲 #課綱改革 #上課不要早八 #多元課程 #刪掉沒意義的課 #教育部 #政策連署 #校園生活 #學生憂鬱 #自傷自殺風險 #睡眠剝奪 #青少年健康 #阿勃勒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