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台南報導
平常站在講台領導全校,如今臺南200多位中小學校長一字排開,專心聆聽專家授課——這不是開玩笑,而是臺南市政府教育局8月15日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的「114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融合教育專業知能研習」的真實場景。課堂上,校長們成了「學生」,一起探討如何讓融合教育在校園裡不只停留在理念,而是真正落地。
市長黃偉哲笑稱,「這堂課,是為了讓我們的校長們升級!」他強調,臺南市秉持「零拒絕」精神推動特殊教育,這場研習不只是傳遞新修訂《特殊教育法》與融合教育理念,更是為了讓校長們能帶回滿滿的實務作法,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友善、包容的學習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則說,從《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到新修法,融合教育已是全球趨勢,但落實在校園,老師們有時會面臨經驗與現實的拉扯。「教育局希望透過研習和入校輔導,陪伴教師一起找到最適合的教學策略,讓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被照顧。」
研習特別邀請國立東華大學特教系教授林坤燦,剖析現代學校在融合教育上的挑戰,以及臺北市內湖國小校長朱怡珊,分享多年推動特教的現場經驗與解方。兩位講者用案例與故事,讓校長們更清楚「融合」不是口號,而是一套能在課室裡、走廊上、操場邊都發揮作用的教育行動。
教育局補充,融合教育不只幫助特教生,更能培養全班孩子的同理心與包容力。臺南市也持續提供課程調整、特教助理員、學習輔具等支持,讓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在一般班級中也能充分發揮潛能。
看著校長們低頭做筆記、熱烈討論,有人打趣說:「今天的校長,回到學生成了最認真的一班!」而他們帶回學校的,將是一張張更溫暖、更包容的校園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