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范繼如 / 台南報導
台南市北外環道路第四期工程再掀爭議。今(23)日上午,「北外環偷渡南移自救會」集結數百位居民至市政府與市議會陳情,表達對環評程序、道路安全與城市規劃方向的多重關切。
整場活動過程理性平和,訴求明確,未發生任何衝突。台南市政府派員接收陳情書,未發表意見;市議會則由主任代為收件,表示將依規定轉交相關單位處理。
發言者的主要訴求集中於四個方向:
1️⃣ 要求環評透明公開,避免黑箱與形式化審查。
2️⃣ 重新審視道路計畫,主張以「衍生新方案」處理,而非延伸舊有設計。
3️⃣ 重視居民生活與健康影響,尤其是學童與醫院病患的安全。
4️⃣ 呼籲政府導向公共運輸發展,不要再以高架橋與車流為唯一建設思維。
自救會代表黃貴美指出:「這條路名為北外環,卻不是環,只是盲腸。台南需要的是永續的副都心,而不是一條傷害居民的高架怪獸。」她呼籲政府「以同理心看待居民煎熬」,並表示:「市長我愛你,但希望你能聽見居民的痛苦。」
居民指出,新道路與中華北路二、三段交會處為「低制型」交叉口,車流導入後可能導致事故風險上升。
文元國小與愛普勒斯幼兒園附近學生眾多,擔心閘道開通後車流湧入,學童上下學安全堪憂。自救會呼籲政府應進行實地模擬與交通號誌改善,確保行人優先。
有住戶距離道路僅9.4公尺,擔心噪音、震動與空污問題影響生活品質;陳澤彥婦產科醫院也位於工程影響範圍內,恐受塵埃與噪音干擾。居民表示,這不只是交通問題,更是生活環境被侵擾的焦慮。
居民質疑,環評報告中並未公開居民問卷或社會影響調查結果,缺乏科學依據。「環評應該是防呆機制,不是裝飾品。」有民眾指出,若無實際調查數據與公開論述,審查恐流於形式。
發言者強調,台南長年缺乏捷運與有效公共運輸,卻不斷興建高架橋,淪為「政績工程」。 呼籲政府以「永續、友善、創新」為城市發展主軸,平衡南科、安南區等區域發展,避免資源過度集中。
現場發言充滿地方認同與守護家園的情感,居民多次呼籲「不要再用政績工程犧牲人民生活」,盼政府「以公開透明的環評、科學數據與公共交通為導向,重新規劃道路工程,讓台南的發展能兼顧永續與人本。」
1️⃣ 立即停工:北外環名不符實,應暫停盲腸段施作。
2️⃣ 撤銷現行計畫:以「衍生新建道路案」重辦環評。
3️⃣ 補行健康與教育環評:針對文元國小與周邊醫療院所進行健康影響評估。
4️⃣ 模擬車流動線:以實地數據檢驗中華北路與海安路三段交通狀況。
5️⃣ 評估替代方案:導入智慧交通號誌與南科居住分流政策。
本次活動在秩序中落幕,現場居民冷靜表達訴求,展現公民社會的成熟面貌。 目前市府尚未正式回應,但議會承諾將依規定轉交處理。 居民表示,希望這不只是一次遞交文件的儀式,而是一場真正的對話開端。
#台南新聞 #北外環 #環評爭議 #居民陳情 #交通安全 #文元國小 #孩童安全 #守護家園 #盲腸道路 #自救會 #政績工程 #低碳城市 #台南永續 #公民參與 #透明政府 #都市規劃 #台南市議會 #環境正義 #生活品質 #智慧交通 #永續發展 #南科生活圈 #公共政策 #居民心聲 #理性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