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 台南報導
在台南官田,菱角田在夏季映入眼簾時,總是滿佈綠意、葉片浮水,宛如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但今年的田區卻隱藏著殘酷的真相——雖然表面看似「綠油油一片」,實際上卻有許多菱角株只長葉子,卻未能順利結果;或只結稀少的果。這一切,源於丹娜絲颱風重創第一期菱角種植後,使得後續的第二期種植也跟著出現異常。
颱風過後的慘狀
菱角一年四收,對農民來說,每一期都是家計支柱。今年第一期正值採收期,卻因颱風侵襲而全數覆滅,農民只能眼睜睜看著心血被大水帶走。
「第一期沒了,我們就等著第二期來補,但現在看起來,第二期也不會很好。」一名農戶無奈地說。
颱風過後,雖然農民趕緊整理田區,重新插植、復耕,如今遠看仍是一片青翠,但實際檢視卻發現,許多菱角株只冒出繁茂的葉片,底下卻結不出果實。這意味著今年第二期的收成,必然比往年同期差。
只結一個果
「葉子是很漂亮啦,可是底下沒菱角,或是只結一個果,這樣的田只能看,不能收。」農民直言,這樣的落差最讓人心寒。
菱角田要恢復生機,需要大量人工投入:清理殘株、重新整地、插植,都是一筆龐大的開銷。農民們即使願意咬牙再種,卻得不到政府的專案補助,只能靠自家存款硬撐。
「光是清理就要花好幾萬塊,沒有政府補助,農民真的負擔不了。」一位農戶聲音顫抖地說。
外人看田,看到的是一片綠;農民看田,看到的卻是一整年的血汗可能換不來收成。官田菱角不只是地方特產,更是許多家庭的生計來源。農民期盼政府能夠重視這次風災帶來的長遠影響,及時提供補助與技術支援,幫助產業走出困境。
綠油油的水面背後,是農民憂心的臉。官田的菱角田,正在等待政府與社會真正伸出援手。
#官田菱角 #農民心聲 #颱風災害 #農業損失 #農村困境 #台南農業 #菱角田 #農民辛苦 #農業補助 #無助的等待 #農業政策 #颱風重創 #第一期全毀 #第二期失收 #綠油油卻無果 #農民無奈 #災後重建 #農業保護 #農村文化 #農產危機 #需要補助 #菱角收成 #風災衝擊 #農民發聲 #支持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