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實物銀行載運良寶宮普渡物資
記者 林賢雲 / 台南報導
在台南,中元普渡不僅僅是傳統民俗的敬靈祈福,更因為有愛心團體和市府的攜手合作,轉化為一股守護弱勢的暖流。
台南市政府社會局秉持黃偉哲市長「公私協力,弱勢優先」的施政理念,早在農曆七月普渡祭典展開前,就邀請各局處、寺廟及公益團體將普渡供品化為愛心物資,透過「臺南市實物愛心銀行」送到弱勢家庭手中。這份跨越宗教與公益的心意,讓傳統的普渡,不僅有敬天祈福的莊重,也多了一份守望相助的溫暖。
黃偉哲市長特別感謝來自各界的支持,他說:「中元普渡是台灣重要的文化習俗,大家把敬神的供品轉化為公益資源,等於同時敬靈也助人,這份善念的力量讓台南更有溫度。」他強調,市府團隊雖然責無旁貸,但要讓愛心發揚光大,還需要更多民間團體的加入,才能讓善行成為社會的日常。
社會局郭乃文局長指出,今年已有超過25個單位熱情響應,包括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天后宮、九龍三清殿、四聯境普濟殿、關帝聖堂、福德祠、良寶宮、恒安宮媽祖廟、南興南保清水宮、台北受旨宮,以及社團法人中華台北金環太子心靈信仰協會、後甲開基真武殿等廟宇與團體,還有市府各局處共同響應,並且捐贈名單仍在不斷增加中。這些物資將透過「實物愛心銀行」和社福團體,分送到最需要的家庭中。
目前,台南市已建立涵蓋全市的「實物愛心銀行」網絡,共有5大服務區、5處實體店面、15處合作分行與18處分站,服務覆蓋率達到100%。自108年開辦以來,已累計服務達48萬2,400人次。除此之外,社會局還推動「愛心惜食平台」,在市場設置「惜食冰箱」,邀請攤商將剩餘食材放入冰箱,由社福團體領取並用於供餐,讓惜食與公益連結在一起。
中元普渡,本是人與神明之間的交流,如今也成為人與人之間互相照顧的橋梁。當一包餅乾、一袋米、一瓶油,從普渡桌上轉交到弱勢家庭的手中,不只是食物,更是一份「你並不孤單」的安慰。這份公益的力量,正在台南一點一滴擴散,讓這座城市多了一份安定與溫暖。
後甲開基真武殿捐贈儀式
鹿耳門聖母廟捐贈儀式
社福單位載運台北受旨宮普渡物資
#台南愛心普渡 #中元普渡 #公益行善 #實物愛心銀行 #公私協力 #弱勢優先 #敬神也助人 #善心無界限 #愛心惜食 #惜食平台 #溫暖大台南 #攜手助人 #傳統與公益 #弱勢家庭關懷 #愛心捐贈 #善行影響力 #人情味台南 #廟宇公益 #慈善力量 #社會關懷 #台南溫度 #守望相助 #善心傳遞 #愛心共好 #幸福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