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台南報導
在台灣,越來越多家庭將毛孩視為家人;而當這份陪伴走到盡頭,如何體面道別、如何安撫心靈,就成為一道難以迴避的課題。《寵物禮儀師操作手冊》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一本專業書籍。由俞明仁與林元鴻老師合著,結合宗教、人文、心理與實務操作,為台灣逐漸成熟的「寵物生命服務產業」寫下了專業與溫度兼具的里程碑
書中強調「寵物生命禮儀師」並非單純的技術人員,而是陪伴家屬面對失落的重要角色。從接體、遺體清理、告別儀式到哀傷輔導,每一步都有細緻的指引與心理學思考。舉例來說,在清理寵物遺體時,作者以溫柔的語句提醒禮儀師:「我要幫你擦擦小腳,走過的路都很值得珍惜,現在可以好好休息了。」這種帶著人性的對話,不僅撫慰亡靈,也撫平主人的心
這本書不只是手冊,更像一本療癒書,教導人如何「告別」的同時,也學會「放下」。
書中特別指出,許多飼主在毛孩離世後,會陷入長時間的自責與空巢悲傷。作者將這種心理狀態稱為「延伸的陪伴依戀」,並提醒禮儀師必須以理解與包容的態度接住這份情緒。有些飼主會反覆回想當時是否做錯了什麼、是否太晚送醫、是否該再抱緊一次——這些心結,往往比失去本身更痛。
因此,《寵物禮儀師操作手冊》特別提出「療癒性告別」的概念:讓主人在儀式中有機會對毛孩說出那句「謝謝你來過」,透過象徵性的動作——輕撫遺體、點一盞燈、種下一株樹、留下照片——將悲傷轉化為延續的思念。
作者更提醒禮儀師要在適當時刻引導飼主:「你的毛孩希望看到你繼續微笑,因為那是牠最熟悉的模樣。」這樣一句話,往往能讓哀痛的心鬆開一點。
在這個意義上,寵物禮儀師的角色不只是服務人員,更是心靈陪伴者,是幫助飼主重新與生活連結的「靈性導航師」。
作者以十多年實務經驗撰寫,內容涵蓋從臨終徵兆、火化流程、宗教儀式設計到行銷經營。書中更詳細列出各項專業工具、服裝規範與服務步驟,甚至包含寵物棺木設計、環保樹葬、水化技術的介紹
這使《寵物禮儀師操作手冊》成為目前華人世界中少數兼具制度化與精神層面的實務書籍,也讓從業者能以更高標準面對生命禮儀。
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融合佛教、道教、基督教的觀點,以尊重多元信仰的態度,提出「生命無分物種,愛應平等對待」的信念,為行業帶來宗教與倫理的整合視野。
推薦序之一由龍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孫宗民撰寫,他稱讚作者是「菩薩的手與腳」,長年服務弱勢與獨居長者,並以同樣的慈悲心對待每一隻離世的毛孩。
另一位序作者——佛光大學教授陳衍宏——更指出本書「讓關懷不僅是對動物的尊重,也是對生命本身的敬畏」,呼應了現代社會對生命教育與永續價值的追求。
這不僅是一本職業培訓教材,更是一場生命哲學的修行。
台灣的寵物殯葬產業正快速成長,但相關制度、倫理與專業教育仍在起步階段。《寵物禮儀師操作手冊》填補了這個斷層,提供業者入門依據,也讓社會重新思考:
當人與動物的情感邊界模糊,我們是否也應為毛孩準備一場「有尊嚴的離開」?
本書以近乎工藝的細膩度,將悲傷轉化為愛的儀式,讓每一場告別不只是結束,而是生命的延續。
📘 一本結合宗教、人文與專業的手冊
🐾 為台灣寵物禮儀產業建立專業規範
💬 提供禮儀師情緒管理與飼主溝通技巧
🌿 推廣環保永續的殯葬概念(如樹葬、水化)
💗 傳遞「生命教育」與「情感陪伴」的新價值
《寵物禮儀師操作手冊》不只教你如何工作,更教你如何愛。
它讓我們學會在悲傷裡說再見,也讓「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充滿尊嚴與祝福。
可推薦給殯葬從業者、動物保護團體、心理輔導人員,以及所有愛動物的人。這是一本值得放在每一家寵物醫院與生命教育教室的書。
#寵物禮儀師操作手冊 #寵物殯葬 #毛孩天堂 #愛不止於生 #療癒系閱讀 #生命教育 #心靈陪伴 #悲傷輔導 #毛孩家人 #告別儀式 #生命尊嚴 #寵物永生 #樹葬 #水葬 #環保殯葬 #動物靈性 #愛的延續 #寵物心理 #飼主陪伴 #毛孩故事 #心靈成長 #生命美學 #永遠的家人 #生命教育讀本 #台灣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