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現場展示防疫及救傷用具
記者 林賢雲/台南報導
秋風起,黑面琵鷺踏著遷徙的步伐,陸續飛抵台南的濕地。去年冬天,有2,088隻黑琵選擇停棲於台南,這座城市再度成為牠們安心度冬的家園。牠們輕盈的身影,總能吸引民眾駐足觀賞,但在美麗景象背後,仍潛藏著意外傷亡的風險。如何守護這些遠道而來的嬌客,成為台南與各保育單位每年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農業局辦理114年度黑面琵鷺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兵棋推演
公私協力,為黑琵演練守護
為了降低候鳥傷亡,台南市政府攜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多個民間團體,共同舉辦「黑面琵鷺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兵棋推演」。這場演練涵蓋三大情境:一般傷鳥救援、保育類黑琵救援,以及可能涉及禽流感的特殊救援。搜救、急救、棲地清理,每個步驟都在模擬中精煉,以確保真正面對突發狀況時,能爭分奪秒挽回生命。
農業局長李芳林表示,這場兵棋推演不僅是程序上的演練,更是一種「危機應變力」的培養。透過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資源能夠快速整合,讓黑琵與其他候鳥在台南擁有更安全的棲息環境。
現場說明各種可能遭遇狀況及應變措施
公民的力量:你我都是守護者
除了專業救援,市府也提醒民眾發揮關懷行動。若發現黑琵有活動力減弱、嘴巴半張、翅膀下垂或「軟頸」等異常症狀,請立刻通報台南市農業局(06-6321731),或送至慈愛動物醫院金華院就醫。每一通電話、每一次即時通報,都可能挽回一條生命,避免牠們因肉毒桿菌或其他疾病失去生存機會。
從賞鳥到護鳥
黑面琵鷺的到來,不只是台南生態的榮耀,更是對人類的一份信任。從觀賞者到守護者,我們都能成為牠們度冬旅程中的安全網。當候鳥安心棲息於濕地,當人與自然在共生中找到平衡,這座城市也將因生態的豐饒而更顯美麗。
裁判官講評
#黑面琵鷺 #台南濕地 #候鳥度冬 #野生動物救援 #守護生態 #公私協力 #賞鳥護鳥 #溼地保育 #台江國家公園 #動物關懷 #生態台南 #生物多樣性 #友善環境 #賞鳥趣 #守護黑琵 #愛護動物 #環境教育 #自然共生 #野鳥保育 #台南市 #溼地之美 #國際級生態資產 #候鳥天堂 #環境永續 #一起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