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台南報導
在台南這片養花養人的土地上,花農最清楚腳下的泥土與水源有多重要。蘭花是台南的驕傲,也是無數農民幾十年辛苦耕耘的成果。立法委員陳亭妃今(15)日於立法院質詢時,替第一線農民說出心聲——要讓花卉創新園區真正升級、老農津貼趕上物價、退休儲金制度更有保障。
台南花卉創新園區是國際蘭展的重要基地,但基礎設施仍不完善。許多花農反映,園區的排水系統、道路照明與蓄水池不足,雨一大就擔心泡水。陳亭妃在質詢中要求農業部加速進度,包含污水下水道、自來水接管、監視系統與路燈設置,務必在明年蘭展登場前完成。
農業部長陳駿季回應,115年度已編列3.54億元預算,另有114年至121年總額70.52億元的工建計畫待國發會審議。陳亭妃表示,她會「盯緊預算到位」,讓農民不再被延宕的工程困住生計。
談到老農津貼,陳亭妃語氣堅定:「這條法太久沒修了!」她指出,《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的排富機制已不合時宜,應該依CPI物價指數定期調整,讓農民領的津貼不被通膨吃掉。她也提出調高排富門檻的修法版本,盼行政院版本儘快送進立法院,「只要送進來,我們就優先審議,讓老農不再等」。
對許多一輩子都在田裡打拚的農民來說,這份津貼不是恩惠,而是對他們一生辛勞的尊重。
在農民退休儲金制度上,陳亭妃指出目前誘因不足,參與率偏低。她主張應檢討主管機關與農民的提繳比例,讓儲金制度更具吸引力。陳部長回應,行政院版本已納入相關調整,正在政院審議中。
陳亭妃要求兩週內提出行政院會後版本,讓立法院盡快審議,「農民種一輩子的田,也該有安穩退休的底氣」。
從園區建設到津貼改革,從儲金制度到退休保障,陳亭妃的質詢不只是政策討論,更是為農民請命的行動。她強調,政府的腳步要跟得上農民的辛苦,「讓他們的明天,不再只是靠天吃飯」。
#台南 #農民的聲音 #陳亭妃 #花卉創新園區 #老農津貼 #農民退休儲金 #蘭花之都 #台南蘭展 #為農民請命 #農業改革 #立法院質詢 #農村振興 #台灣農業 #鄉土情懷 #農民第一線 #務農也要有未來 #種得安心賣得光榮 #農業部 #國發會 #預算到位 #照顧老農 #退休有保障 #台南花卉重鎮 #地方建設 #政策追蹤 #農村永續 #陳亭妃為你發聲 #花農心聲 #花開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