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陳俊文 /台南報導
古府城有七座貞節牌坊,位於府前路一段三O四巷內的「蕭氏節孝坊」是目前碩果僅存者。台南升格為直轄市之後變成市定古蹟,這一陣子台南市流行在小巷中開特色商店,緊鄰牌坊的民宅翻修,致牌坊東側有一小段屋頂嵌入民宅之中,形成「現代建築包藏市定古蹟」的有趣畫面。
人文薈萃的台南市有「四大牌坊」,分別是孔廟泮宮石坊、風神廟前接官亭石坊、台南公園重道崇文坊及府前路巷弄內的蕭氏節孝坊,除已是孔廟一部分的泮宮屬國定古蹟之外,其餘三處皆是市定古蹟,而蕭氏節孝坊是「四大」裡面形制最小的。
但它藏身在非常隱密的小巷弄內,即使老台南人也鮮少人知道有這座市定古蹟的存在。這座牌坊因其特殊性,很幸運能留存到今天。它建於清嘉慶五年(一八OO年),主為表彰貢生沈清澤的寡母蕭良娘,在其夫過世之後,獨立養大兩個兒子,且事奉公婆長達四十年的貞節事蹟。
這座牌坊整體結構僅以雙柱二架的單開間雙層,兩層架子上夾著一個「聖旨」牌,下面還有「節孝」牌,在那個女性沒有人權的年代,是一則「以女性一生換來一座石坊」的故事。
舊時府城相同的貞節坊還有鄭氏貞節坊、黃氏貞節坊、蔡氏貞節坊、呂氏貞節坊、劉氏節孝坊、黃氏節孝坊等六座,都隨著市區改正而拆除。
蕭氏節孝坊曾於二O一六年美濃地震受損,後經修復完成,再增加夜間燈飾,由於靠近保安街美食區,吸引很多觀光客吃飽後前來逛逛。
最近緊鄰的民宅重新拉皮翻修,眼尖的市民發現新建物的外牆包夾著一段石牌坊,有人留言: 這樣可以嗎? 有沒有破壞古蹟之嫌? 但文資處表示,因「建築線」的關係,東側這一段早就被民宅所包,也請文史專家來會勘過了,嚴格說來還是古蹟吃民宅的豆腐,這已是最完美的雙贏處理方式。雖然看起來有點突物,但也僅能用這種方式讓市定古蹟繼續保存者。
#蕭氏節孝坊 #府前路三〇四巷 #台南古蹟 #市定古蹟 #府城七坊之一 #貞節牌坊 #清嘉慶年間 #蕭良娘 #沈清澤 #府城故事 #巷弄文化 #台南老屋 #台南小旅行 #台南秘境 #古蹟修復 #文資保存 #文化共生 #巷弄散步 #歷史與現代共存 #保安街美食區 #美濃地震修復 #府城人文風華 #古蹟夜景 #老台南的故事 #阿勃勒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