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陳俊文 /台南報導
縣城隍廟即將在二十七日晚「夜巡」抓捕逾假不歸的鬼界逃兵,但在趕盡殺絕之前,縣城隍廟前晚起擺出「公案桌」,讓含冤難雪的孤魂野鬼可擊鼓申冤,因颱風要來,昨天廟方將置於戶外的大鼓和榜文穿上雨衣,連坐在三川門下的縣城隍爺也要做滾動式調整,若風雨太大就會提早收攤。
全台首邑縣城隍廟的夜巡已登錄為台南市定民俗,二十一日普度送好兄弟上路後,旋在廟前掛出「放告、審問」令牌,宣布神明開始受理申冤。
主任委員黃百榮表示,夜巡已有五十五年歷史,而公案桌是每三年一次,且都選在農曆七月最後一天普度過後舉行。
廟前設置公案桌和行台,台前的大鼓專供各路有冤情的好兄弟們「鳴鼓伸冤」,據傳,住在附近的民眾曾有人在半夜聽到鼓聲。
公案桌開審的時間都排定在農曆最後一天普度過後延三天舉行。所以今年將辦至九月二十二日星期二午後才收攤。
這種「隱形」的「陰事法庭」,主審法官當然就是縣城隍爺顯祐伯,後面站了七爺和八爺兩位差役。案前擺有批示公文的紅黑兩色毛筆,還有公文簿,三天就準備三本,看起冤案還不少。
昨天下午見颱風來襲,廟方將廟前的「榜文」和大鼓穿上雨衣。縣城隍廟執事表示,辦理公案桌基本上是沒有在關廟門的,但若昨夜太過風狂雨驟,才會將城隍爺搬進廟內。
公案桌的傳統由來己久,它是一種「無形」的法庭,讓冤死的亡魂也有平反冤屈的機會,象徵宗教悲天憫人的情懷。
#台南 #縣城隍廟 #夜巡 #公案桌 #鳴鼓申冤 #府城文化 #民俗信仰 #台南限定 #城隍爺 #七爺八爺 #陰陽法庭 #五十五年傳統 #普度後 #農曆七月 #文化資產 #正義不滅 #風雨無阻 #台南人驕傲 #府城夜色 #信仰力量 #悲天憫人 #神明審案 #文化之都 #府城故事 #台南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