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台南報導
睽違十五年,「百米巨龍」終於在府城甦醒!由臺灣府城隍廟主辦的「府城隍・夜訪諸羅城」系列活動,9月13日從國立臺南大學隆重啟動。一早,南大校園內就熱氣沸騰,百名師生忙進忙出,為的是迎接那條全長一百公尺、龍頭重達三十公斤、需50名力士交替舞動的龐然巨龍重返人間。
活動由南大民俗隊創編的「巨龍九子」率先登場。學生們將古老傳說裡的「龍生九子」化為現代表演:舞術和陣法交織成視覺盛宴,象徵守護與繁盛,現場觀眾驚呼連連。這不只是表演,更是一場年輕世代對傳統文化的全新詮釋。
在「神龍結彩」儀式中,校長陳惠萍與府城隍廟主委郭榮哲,共同替巨龍綁上紅彩帶,並將祈福紅包放入口中,寓意「龍口納福」。這一刻,巨龍仿佛被喚醒,龍鬚隨風搖曳,現場響起陣陣掌聲,氣氛瞬間達到高潮。
這條「百米巨龍」最初是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所製,曾轟動國際。之後沉潛於高雄內門紫竹寺,靜待有緣人再喚醒。如今在南大體育系蔡宗信教授帶領下,不僅重現傳統,更融入「神龍戲水」、「盤龍造型」等創意編排,讓龍的舞姿充滿張力。龍頭重逾三十公斤,一組人馬至少五十人,還要三組輪替,才能確保整條巨龍翻騰飛舞,這份壯觀,讓人直呼「血脈噴張」。
上午八點半,巨龍正式從南大校門口啟程,沿途穿過孔廟、臺南美術館、臺灣文學館、湯德章紀念公園、中西區區公所,最後抵達府城隍廟。所到之處鑼鼓喧天、彩帶飛舞,沿街民眾紛紛駐足拍照,掌聲和喝采聲不斷。許多長輩眼眶泛紅,直說:「這才是我們記憶中的府城!」
校長陳惠萍表示,這場活動是宗教信仰與藝術文化的完美結合。南大師生親身參與,不僅傳承了民俗精神,也激發出新世代的創意能量。從龍頭到龍尾,從舞步到儀式,處處都看見傳統與創新的交融。
「百米巨龍」重返府城,不只是一次遊行,而是一場屬於臺南的文化大戲。火紅的龍身翻騰在藍天下,像是在昭告:府城的文化傳統,將在新世代手中繼續閃耀。
龍吼聲震天,鑼鼓響徹雲霄,這條沉睡十五年的巨龍,再次在臺南街頭用熱血與信仰,寫下最壯闊的一章!
#府城隍夜訪諸羅城 #百米巨龍 #龍生九子 #臺南文化 #府城傳奇 #民俗盛事 #南大民俗隊 #熱血遊行 #文化傳承 #跨城盛典 #神龍結彩 #龍口納福 #臺南孔廟 #臺南美術館 #臺灣文學館 #湯德章紀念公園 #府城隍廟 #宗教信仰 #藝術文化 #民俗表演 #青春演繹 #龍舞風采 #熱血府城 #文化驕傲 #臺南最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