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范繼如/台南報導
秋風起,蟹肥美。當第一縷涼意滑過池塘,漁家早已張起蟹網,準備迎接這一年中最饞人的時節。金秋十月,螃蟹膏黃如金、蟹肉雪白細嫩,無論清蒸、麻油炒或薑汁煮,滿屋香氣都藏著秋意的濃烈。
然而古人早有提醒:「蟹美,亦不可貪。」這份秋補的鮮味,若不知節制,恐成寒氣入體之源。
中醫認為螃蟹性寒,入肝經,能清熱散瘀,但也最易損脾胃。若同時搭配冰品、柿子、葡萄等寒涼食物,更易引起腹瀉或腸胃不適。因此老一輩人總在蟹盤旁備上薑、酒與紫蘇,一來解腥去毒,二來溫中祛寒。這不僅是味覺的平衡,更是順應節氣的養生哲學。
「以熱制寒」是古人餐桌上的智慧。吃蟹時配一杯黃酒、一碗薑湯,不只是解膩,更是一種敬秋的儀式。那股微熱的辛香,讓人從味蕾到心頭都回暖,像是在提醒世人——秋之美味,貴在有度。
螃蟹的脂肪含量雖低,但膽固醇極高。蟹黃、蟹膏固然鮮香,卻最容易引起消化負擔。中醫師提醒,感冒、經期、體虛者應暫避其鋒;老人與孩童則宜少量品嘗,切勿貪多。
此外,吃蟹忌冷飲,也不宜立即進食柿子、梨或甜瓜等寒性水果。若搭配適量的米酒、蒜末或薑片,不僅更添風味,亦能平衡體內寒熱。
秋蟹的美,在於短暫。從中秋到霜降,不過月餘。懂得忌口、適度節制,反而更能嚐出「秋味」的從容與分寸。當一口蟹膏入口、黃酒溫熱喉間,那份厚重的秋意,不只是滋味,更是順時養生的智慧。
季節有節,飲食有道。秋蟹當時,不妨以一盅薑酒敬秋風,在那份溫熱中,學會與自然共饗、與身體對話。
#節氣飲食 #秋蟹正肥 #以熱制寒 #中醫養生 #秋天食補 #薑酒暖身 #螃蟹料理 #秋季限定 #清蒸螃蟹 #黃酒配蟹 #古法智慧 #秋日美味 #順時而食 #養生之道 #食補有方 #健康飲食 #秋蟹季 #食材哲學 #節氣美學 #范繼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