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 台南報導
在百米巨龍巡遊府城的隊伍裡,九子之一的朱翊嘉,手中舞動的不是單純的彩帶,而是結合了扯鈴與武術的表演。他的眼神專注、動作俐落,散發著屬於年輕世代的力量。對他而言,這不只是一次民俗演出,更是一段長達十餘年的生命旅程。
朱翊嘉笑著回憶,最初接觸扯鈴時,就像小孩加入社團或玩具般的新鮮感。「一開始會有興趣,但練到一個階段會疲乏,因為沒有明確目標。」直到小學畢業後,他意外獲得出國演出的機會,這才重新燃起了熱情。
「那時候我才真正告訴自己,要把這份表演練到更好。」於是,他一路堅持下來,轉眼已經十一年,甚至快要邁入第十二個年頭。
如今的朱翊嘉,不僅是南大民俗隊的重要表演者,也是一名街頭與商業演出的自由表演者。你或許曾在高雄、台南甚至其他城市的街頭,看到他專注的身影。
「對我來說,街頭表演不只是謀生形式,它是一種把熱情傳遞給觀眾的方式。」他強調,自己希望未來能將這份表演帶上更大的舞台,甚至是國際殿堂。
「我的目標是走向國際,甚至能加入像太陽馬戲團這樣的團隊。這樣的里程碑,會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朱翊嘉的表演特色,是將扯鈴與武術融合。這不是一開始的設定,而是他進入台南大學後,才真正開始接觸到武術,並從中獲得啟發。
「武術的力量感,讓表演更有張力。當扯鈴的技巧與武術的肢體結合,就能跳脫單純的技術展演,變成一種表演藝術。」
他的風格,也深受不同文化啟發。「我特別喜歡原住民舞蹈,那種部落舞蹈有著強烈的肢體張力,我覺得跟我想要呈現的能量很接近。」
談起轉折點,他提到曾經赴北京演出,親身感受海外舞台的震撼。「那次經驗讓我意識到,表演不是玩具,而是一種可以影響觀眾心情的力量。那次之後,我才真正把表演當成一條值得走下去的路。」
從街頭到國際舞台,從扯鈴到武術,他不只是巨龍的「九子」,更是一位正在築夢的年輕表演者。當他將彩帶揮灑於府城的藍天下,那不僅是一場演出,更是青春、汗水與夢想的交響曲。
如今,他站在「巨龍九子」的行列中,與南大民俗隊一同守護文化傳統,也讓屬於自己的藝術能量閃耀府城。
朱翊嘉說,夢想的路並不容易,但他從不輕言放棄。「既然有夢想,就要一步一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