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台南報導
有人說,《親親小媽》是一部披著家庭劇外皮的情感地雷場——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又忍不住笑出鼻涕泡。電影講的是兩個女人的故事:一個是原配媽媽(茱莉亞·羅勃茲飾),一個是新任後媽(蘇珊·莎蘭登飾)。原本以為會是《後宮甄嬛傳》郊區家庭版,沒想到反轉成「後媽和前妻並肩作戰」的溫暖催淚劇。
看這片之前,以為後媽戲碼就是一場「柴米油鹽+愛恨情仇」的大亂鬥。結果家庭不是數學題,不是1+1=2,而是「愛+理解+包容=幸福可能性」。
尤其是蘇珊·莎蘭登的眼神戲,一個眼神能把你虐到想抱枕頭哭;茱莉亞·羅勃茲的笑容又能把你從眼淚坑裡撈出來。就像你剛看完一封分手信,結果信尾還附了一張中獎發票——矛盾卻真實。
「生活沒有指南針,但我們都有彼此。」——暖到你冬天也想開電扇。
「愛孩子不是比賽,而是陪伴。」——請轉寄給所有會在家族群組吵架的人。
「我們不是要成為彼此的敵人,而是孩子的守護者。」——不輸婚禮誓言的和解宣言。
片中有一幕茱莉亞·羅勃茲學做早餐,結果把煎蛋翻成了「炒蛋事故現場」,這是她本人真實的「廚藝黑歷史」,導演覺得太自然就保留了。
蘇珊·莎蘭登拍攝時真的是感冒,嗓音沙啞反而讓她的角色更有「生命重量」。
片中那張全家福拍了足足17次,因為每次小演員笑得太自然,反而不符合劇情要的「有點尷尬的氛圍」。
看完《親親小媽》,我才發現,家庭關係就像洗衣機——看似混亂翻滾,其實每一次撞擊都是為了讓彼此更乾淨、更貼近。
這是一部適合和家人一起看、看完還會忍不住去抱抱彼此的電影。只是提醒一下,抱之前記得先確認對方手上沒有拿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