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台南報導
在19世紀末的愛爾蘭,農民之子約瑟夫(Joseph Donnelly,由湯姆・克魯斯飾演)目睹父親過世、土地被地主奪走,心中滿是仇恨與無助。他試圖報復地主卻失敗,被迫逃亡。命運讓他邂逅了地主千金夏儂(Shannon Christie,由妮可・基嫚飾演)——一位勇敢追求自由、不願被婚姻與階級束縛的女子。
兩人背景天差地遠,卻因各自的理想一同踏上前往美國的旅程。初到波士頓,他們以兄妹身分冒充同住,卻很快發現夢想與現實的落差。他們從事低薪勞力工作,飽受歧視與貧困考驗。夏儂甚至在一次打工中受傷,病倒在街頭,是約瑟夫不離不棄的照顧與守護,讓兩人情愫悄然滋長。
然而,命運並未善待他們。一次誤會讓約瑟夫與夏儂分離,約瑟夫流落拳擊場求生,靠拳頭贏得短暫掌聲與金錢,卻也迷失方向。直到他在比賽中失敗、被打得遍體鱗傷時,他才醒悟,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名利,而是屬於自己的土地與與夏儂共度的未來。
故事最終來到美國西部奧克拉荷馬的「搶地大賽」——一場真實存在於歷史上的土地競賽。在那一刻,數千人騎馬奔馳、奮力插下旗子,只為了獲得屬於自己的一小塊土地。約瑟夫與夏儂歷經重逢、衝突、原諒與並肩奔跑,終於在一片無人之地立下屬於兩人的家園。
而就在畫面漸漸淡出之際,恩雅(Enya)空靈的歌聲《Book of Days》響起,如同遠方母國的呼喚,也像是內心夢想的呢喃。這首歌不只是片尾曲,更是電影的靈魂延伸,唱出每一位移民者的渴望——對自由、對愛、對家的渴望。
真實歷史中的「搶地大賽」,美國拓荒時代的縮影
在《遠離家園》的結尾,有一幕氣勢磅礡的「土地競賽」(Land Run)場面:上千人策馬奔騰,在曠野上為搶下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而爭先恐後,場面震撼人心。這並非虛構,而是根據**1893年「奧克拉荷馬土地開放」(Oklahoma Land Run of 1893)**的歷史事件改編。
這場土地開放發生在1893年9月16日,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搶地」行動。當時,美國政府將奧克拉荷馬境內的「契約區」(Cherokee Outlet),也就是過去屬於原住民切羅基族的保留地,向白人移民與拓荒者開放。這片土地面積超過600萬英畝(約24,000平方公里),被認為是當時最肥沃、最有開發潛力的地區之一。
根據規定,只要參與者在特定時間內進入區域,找到一塊尚未被他人宣告的土地並插上旗幟(通常是帶著自己名字與申請文件的木樁),就能申請擁有那塊地。這種「先佔先得」的制度,吸引了超過10萬名拓荒者湧入。
然而,這場表面上象徵公平與自由的土地開放,其背後也充滿爭議:
原住民土地被徵用:切羅基族等原住民曾被強制遷移至此地,如今土地再度被白人政府強行開放,成為美國殖民擴張的犧牲品。
騙徒與「搶先者」(Sooners)橫行:部分人提前偷偷進入土地區域搶先佔地,違反規定卻難以查證,導致紛爭四起。
生活條件嚴峻:雖然得到了土地,但拓荒者面對貧瘠、乾旱、缺乏基礎建設的環境,生活極為艱困。
儘管如此,奧克拉荷馬土地開放仍被視為美國「西進運動」(Westward Expansion)的代表事件,象徵一段關於冒險、拓荒、與夢想的歷史篇章。而電影《遠離家園》將這段歷史融入愛爾蘭移民的角度,讓觀眾不只看到壯麗畫面,更看見背後的人性、信念與代價。
#遠離家園 #FarAndAway #湯姆克魯斯 #妮可基嫚 #RonHoward #Enya #BookOfDays #搶地大賽 #移民夢 #愛爾蘭情懷 #經典愛情電影 #追尋自由 #家與歸屬 #片尾曲感動 #90年代經典 #1893奧克拉荷馬搶地大賽 #土地開放 #OklahomaLandRun #拓荒者 #西進運動 #原住民歷史 #美國移民史 #搶地競賽 #歷史背景 #電影歷史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