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 台南報導
在台南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裡,「藝術」不只是表達形式,更是連結人心、世代與社區的橋梁。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邁入第九年,展出的不僅是作品,更是歲月的積累與生活的見證。
黃佐民老師
從巷道彩繪起步
故事可追溯至十二年前。當時,時任復興里長、現任市議員李鎮國先生與黃佐民老師攜手社區長輩,發起「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的彩繪行動。巷弄牆面、老舊空地,在畫筆間轉化成記憶的載體:一幅幅描繪眷村生活的彩繪,既凝聚了人心,也點亮了社區的溫度。
這份起心動念,逐漸發展為更長遠的藝術推動。105年,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正式成立,學員從幾位長者擴展到跨世代的社區居民。最年長者超過九十歲,最年輕的則來自中壯世代,每週定期齊聚揮毫,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永康區長李皇興
一個社區的藝術篇章
九年來,學員們的畫筆不只停留在課堂,更走向社區與城市舞台。從普濟燈會屢獲大獎,到三位學員入選台南美展,再到永康中秋燈會以「奶粉罐」打造大型裝置藝術,復興社區的繪畫能量不斷擴散,讓藝術真正走進生活。
黃偉哲市長在紀念畫冊時提到:「藝術,不只是形式,更是社區的力量。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九年來的努力,是市民彼此扶持與共同成長的最佳見證。」
民政局長姜琳煌也以「從一條老舊巷道的彩繪踏出第一步」來形容這段歷程,強調這群人以熱情織起情感網絡,讓社區不僅是空間,更是心靈的歸屬。
李鎮國議員則回顧了當年的起點,感性表示:「9歲的生日,其實承載了更長的歷程。從彩繪巷弄、荒地裝置藝術,到後來的畫畫班、比賽、燈會,我們一起走過一段段艱辛卻美好的路。」
永康區長李皇興則總結道:「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以『不限媒材、自由發揮、自在心境』的精神,讓藝術成為生活的顏色。每一幅作品,都是歲月的軌跡,也是社區生命力的展現。」
展覽現場
展覽自9月30日至10月19日於永康社教中心舉行,現場牆面一字排開的作品,有山川風景、花卉靜物,也有抽象創意與城市意象,既展現了不同的技法,更流露出學員的人生故事。開幕式現場座無虛席,學員與嘉賓們一同回顧過往,氣氛熱烈而溫馨。
延續的藝術能量
九年來,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一步步畫出屬於社區的集體記憶,也展現藝術如何回饋地方、凝聚人心。這是一群人共同揮灑的生命篇章,更是一段會不斷延續的旅程。
「畫筆長青,心境永樂。」這份祝福,正如每一位學員的初心,也如同這場九週年的展覽,既是里程碑,也是新的起點。
【復興社區油畫研習班九週年聯合畫展】
展期:9/30-10/19
地點:永康社教中心 一樓展覽廳
誠摯邀請大家走進展場,感受這份來自生活的藝術溫度 💐
#台南藝文 #永康社區 #油畫展 #社區藝術 #九週年 #社區營造 #眷村記憶 #藝術生活化 #藝術療癒 #長青藝術 #跨世代共學 #藝術傳承 #在地文化 #地方故事 #藝術展覽 #社區力量 #藝術無齡 #生活美學 #藝術教育 #彩繪社區 #藝術與生活 #溫暖社區 #藝術之美 #凝聚人心 #藝術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