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 台南報導
走進台南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迎面而來的是濃厚的墨香與字裡行間的靈動氣韻。「黃程瑋翰墨創作展·游於藝」自即日起至 10 月 30 日展出 34 幅書畫印藝作品,將這位來自台南新營、不惑之年的書法家心路歷程,化為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饗宴。
1982 年出生的黃程瑋,自幼就對書寫有著異於常人的專注。從國中美術班一路走進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與研究所,奠定了他堅實的書畫根基。因表現優異,他獲公費赴日本大東文化大學交換留學一年,親身感受東瀛書藝的生活化氛圍,也讓他更加堅定「書道不僅是技藝,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信念。
除了學術研究,他亦著有《華嵒繪畫藝術研究》,更在嘉義桃城美展與國軍金像獎中屢獲佳績。多年來,他持續舉辦個展,從南台別院到柳奇藝廊,再到明宗書法教育館與三一宅,展現出一位新世代書法家的穩健腳步。
「書法創作是一條漫長卻充實的路,每一筆都是與古人對話,也是和自己交心。」黃程瑋說。
此次展出的破體聯《莫怪坐來頻勤酒,自從別來見君稀》,將篆、隸、草、行、楷五體交融,乾濕濃淡的筆觸交錯,打破傳統單一書體的侷限。他形容這種混融之美,如同自助餐般多元豐富,展現了書藝的當代趣味。
另一件篆隸楷混用的集帛書《賤財而貴有知》,則回應了古帛書質樸而拙真的美感。這些作品既向古人致敬,也在創作中尋找突破,呼應他「筆墨當隨時代」的創作理念。
孔子在《論語·述而篇》中提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四境,黃程瑋的藝術歷程恰好印證了這段修身次第。從立志於書法(志於道)、到教學實踐(據於德)、融入情感生活(依於仁),再到今日自在優遊於筆墨之間(游於藝),正是這場展覽的精神主軸。
經歷孩子出生、疫情衝擊,他從未中斷創作。他說:「書法不是孤立的技巧,而是生活本身的映照。」在他眼中,書寫既是修煉,也是安身立命的所在。
黃程瑋的書法,並不只是墨與紙的交會,而是一種時代氣息與生活智慧的流轉。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他筆下的字彷彿在對觀者低語:藝術不是遙不可及的殿堂,而是你我日常的一部分。
#黃程瑋 #翰墨創作展 #游於藝 #台南藝術 #台南展覽 #書法藝術 #當代書法 #筆墨當隨時代 #篆隸草行楷 #集帛書 #破體書法 #藝術與生活 #藝術展覽 #藝術新聞 #台南文化 #藝術之旅 #藝術家介紹 #台灣書法 #書道精神 #論語游於藝 #台南打卡 #文化美學 #心靈旅行 #藝術饗宴 #新營之光
展覽名稱:黃程瑋翰墨創作展·游於藝
地點:台南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
展期:即日起至 2025 年 10 月 30 日
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