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台南大學視覺藝術系研究生鄭素美和其作品“轉身”,是她在羅浮宮參觀完安格爾“大宮女”畫作後的感動。
記者 陳俊文 / 台南報導
用繪畫和外界溝通,也用畫畫寫傳記的台南大學視覺藝術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鄭素美九月二十五日起至十一月二日在台南知事官邸舉辦其畢業個展,共展出唸碩士班期間創作的二十餘幅作品,分成三大系列,每一幅都充滿藝術想像和獨創風格,其中因騎自行車發生車禍造成鎖骨骨折才激發她重拾畫筆的這一段意外,她以自己生肖「雞首」騎自行車的油畫作品來紀念這一段回憶,並取名為黃昏「騎跡」。
鄭素美從小就熱愛畫畫,童年時,只要有一張紙、一枝筆,她就能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裡,天馬行空地描繪著心中所想。對她來說,畫畫不僅是一種休閒,更是一種自我認同的途徑。
高中時期,雖想朝美術科系發展,但卻與父親的期待產生了強烈的拉扯,她用哭泣表達自己內心的渴望與決心,父親最終心軟,但她當時為放棄護士系、只能降唸美工科,雖離美術系有一段距離,但至少都是拿美工刀,不是拿手術刀。
隨後她結婚、建立家庭、和先生一起創立眼鏡事業,暫時中斷美術之路。直至五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自行車車禍,當她失去意識醒來時,腦海第一個念頭不是痛,而是心中的恐懼:我是不是不能再畫畫了?從那一刻開始,她下定決心,一定要重新握起畫筆。
她開始上油畫班,並於兩年前以五十歲「高齡」考上台南大學視覺藝術碩士班,主攻油畫,老公還為了圓她的夢,花兩千萬元買下南門路前民進黨台南市黨部一棟十七坪的透天厝讓她專心創作,希望要修三十二個學分、十五張五十號油畫和三萬多字論文的碩士之路,不受外界干擾。
在家人和朋友鼓勵下,鄭素美今年已是修完碩士學分也完成畫作的準畢業生,此次畢業個展分成「自畫像」、「面具」與「背影」三大系列,她的作品常以女性主體出發,像在羅浮宮看到安格爾「大宮女」畫作之後的感動,她把自己也融入畫作之中,並讓畫作「流」出框外。她的論文就以「女人」為題,藉由自身的經驗與觀點,回應那些關於女性的凝視、掩藏與背影所承載的文化與心理意涵。
「面具」則聚焦於女性在社會與文化脈絡中所佩戴的「偽裝」。「背影」則轉向女性形象中的「缺席」,將觀者的視線引向背對觀眾的女性身影,讓背影既是一種拒絕面對的姿態,讓女性不再只是被觀看的對象,而是擁有敘述與掌控視角的主體。
鄭素美「轉身」個展,從九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二日止,開幕餐會訂九月二十八日舉行,持邀請函進場的貴賓都可獲得融入其畫作、委由合成帆布行量身製作的藝術帆布袋一只。
為紀念她黃昏騎車受傷才重拾畫筆的這一張畫作命名為黃昏“騎雞”。
克林姆風格中的面具女獅是她自己,戴面具的男獅則是她先生。
背影中的她正在畫奧黛麗赫本的第凡內早餐。
"囍“是一對相依偎的貓咪,一黑一白,宛如陰陽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