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樹下總是生機勃勃,許多快樂的故事在這裡悄然發生。
記者 林賢雲 / 台南報導
在這個人人低頭滑手機、AI 和 APP 無所不能的年代,出門旅行似乎不太需要「問路」了。
Google Map 一點,景點、美食、交通一手掌握。可是,當資訊變得冰冷,旅行是不是也少了一點「人情味」?
很多年輕人出門時,寧願自己查手機,也不想抬頭開口問人,原因很真實:
人際冷漠:大家習慣滑手機,連一聲「你好」都覺得生疏。
怕麻煩別人:心裡想著「我問這個會不會打擾人家?」
怕語氣不好:曾被冷冷回應過,索性下次不敢再問。
結果,問路這件小事,竟然變成現代人的「社交壓力」。
臺南市長黃偉哲說,臺南首創的「問路店」和中央推廣的「借問站」,就是要讓旅人找回「敢問」的勇氣。
因為當你走進一間店,得到的不只是方向,而是一份笑容、熱情,甚至是老闆的私房路線——這些都是 APP 給不了的。
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補充,這些店家除了指路,還有 Wi-Fi、無障礙設施、單車友善空間。每年也都透過教育訓練,讓店家更會分享、懂外語、能導覽,甚至今年還帶著大家去踩單車、看「九月雪甜根子」花海,親身體驗旅行中的驚喜。
目前臺南已有 735 家問路店,從旅館、民宿、加油站、便利商店、咖啡店、冰店,到「玉井阿月芒果冰」、「黑橋牌香腸博物館」、「七股鹽山」、「台南晶英酒店」等名店,都積極參與。這些夥伴們讓旅行不只是「走到哪」,而是「愛上這裡」。
AI 可以告訴你最快的路線,卻沒辦法告訴你:「巷口那家臭豆腐比 APP 上評分還讚」。
真正的旅行,不只是移動,而是透過交流,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所以,問路店和借問站的存在,不只是解決「去哪裡」的問題,而是幫助每個人跨過社交尷尬,找到「敢問」與「被回應」的溫暖。
AI 是導航,但人情味才是旅遊的靈魂。
下次來臺南,別只滑手機,勇敢走進一家問路店,你會發現—— 原來迷路,也是旅程中最美的際遇。
#臺南 #問路店 #借問站 #人情味 #旅行靈魂 #AI時代 #社交尷尬 #勇敢問路 #迷路的浪漫 #旅行溫度 #台南旅遊 #城市品牌 #旅遊服務 #在地故事 #巷口秘境 #年輕世代 #旅遊心靈雞湯 #友善店家 #旅行回憶 #借問一下 #走進台南 #旅行不孤單 #探索台南 #溫暖服務 #愛上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