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時間:2015 年 9 月 15 日(星期二) 9:00~16:30 16 日(星期三) 9:30~12:00
會議地點:國立台灣大學
主辦單位:National Applied Research Laboratories、National Center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主辦人 :倪孟正助理教授
協辦單位: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國立台灣大學
會議記錄:
本次研討主題為智慧城市與城市分析,是由國家實驗研究院與美國阿岡國家實驗室共同舉辦,本次會議邀請到美國阿岡國家實驗室的政府關係主任Norman Peterson、電腦計算與數據中心主任Charlie Catlett及芝加哥大學城市科學中心高級研究員Brett Goldstein等貴賓分享芝加哥智慧城市建置案例,期待我國城市也能藉此向美國芝加哥取經,學習智慧城市建置經驗,並匯集推動智慧城市暨物聯網發展的力量。
第一天首場受邀演說,主題為「運用資料和計算瞭解並改善城市」,主講人Charlie Catlett主任表示,要打造智慧城市必須從了解城市開始做起,因此透過與芝加哥大學的合作,將原先僅提供照明裝置的路燈,進一步裝上了滿滿的感測器,藉此收集城市裡的各種數據,其中包含溫度、風速、降雨量、空氣品質、光線與音量等,並且透過人群的行動裝置通話量,計算往來的人次等資料,由這些資料對芝加哥城市進行大資料(Big Data)的分析。此外,主講者也提到,智慧城市能成功的很重要因素是由眾多政府部門、大學及廠商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才有辦法進一步的運用資料和計算來瞭解城市並找出改善城市的方向。
第二場受邀演說,主題為「智慧城市:芝加哥市的經驗談」,主講人Brett Goldstein研究員指出,須將大量的數據及資料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包含空間map與時間timeline向度),才能對資料進行有意義的分析,且透過大資料的透明公開,讓智慧城市的發展有更精彩的多樣性,如芝加哥智慧城市的「Plenario計畫」便聯結氣候、交通、911緊急救助及電話通聯記錄等資料,與犯罪行為進行關聯性分析,最終得到高度相關的連結。主講者表示,日後可朝此方向努力,建置一套快速且能智慧學習的決策系統,並開放APP程式設計平台供各界開發更多創新應用,展現智慧城市的特色。
第三場受邀演說,主題為「臺北智慧城市推動願景」,主講人李維斌局長表示,台北智慧城市計畫已經展開多年,可卻始終難以得到有效的推行不免令人感到有些失望,在此挫敗下,政府當局對以往智慧城市的推動方向做一次全新的轉型,期待直接透過全民參與、企業轉型讓大家一起轉變台北這個城市,並且實務性的提出首要改變是須整合數位平台,降低各地區的數位落差,再者是整合部門間的橫向連結,避免像以往都只是各部門的縱向發展,難以對資料進行有效率的運用。局長也豪氣地指出,台北市的智慧城市沒有願景,因為未來十年,你所想的都將成為智慧城市的一部份!
第四場受邀演說,主題為「臺灣智慧城市推動構想與準則」,主講人張忠吉處長表示,智慧城市是一項須全民共同參與的活動,不能僅由公部門做top-down的政策推動,反而應從個人、從民間做bottom-up的參與,而政府公部門的腳色則是,訂定一個明確清楚的目標及規則,讓大家可以按照此規則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此外,智慧城市並非只是信息通訊技術(ICT City)的連結,要打造更智慧的城市(Smart City),首先要從市民(Smart People)、教育(Smart Education)來著手,這方面也需由政府做背後的推手。
會議議程:
活動照片:
Norman D. Peterson開場致詞
羅清華院長開場致詞
與會貴賓合照
Charlie Catlett進行報告
Brett Goldstein進行報告
李維斌局長進行報告
張忠吉處長進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