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局課程指,按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期望令學生能:
1. 認識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及社會文化面貌 ;
2. 理解及分析相關的歷史資料,培養研習歷史的能力;
3. 培養優良的品德,以及個人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
4. 培養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
初中學階
中一級:史前至隋唐(政治演變、文化特色、香港發展)
中二級:宋元至清 (政治演變、文化特色、香港發展)
中三級: 中華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演變、文化特色、香港發展)
高中學階
甲部:認識西周至十九世紀中葉的歷史概況及特色
乙部:認識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的歷史概況及特色
選修部分(單元四:制度與政治演變):以重要的制度變革為例,認識和探究制度與政治演變的關係
科主任:周曉峯老師
科任老師:何麗清老師
同學仔細留意導賞
同學參觀模擬駕駛艙
館內展示了不同現代輪船及郵輪的模型
同學參觀館內輪船的運作機器
南京條約是1842年中英兩國簽署的條約,通過這個條約,中國被迫割讓香港島給英國,開放五個通商口岸,並賠償大量白銀。我是經課堂學習來認識這段歷史。在展版裏,有很多圖片,地圖供我們參考,還有詳細的資料,加深我對南京條約的認識。南京條約給我們國家和民族帶來很多教訓,例如主權的重要性,外交的必要性,民族覺醒等,我作為中學生,應抱著尊重、理解、學習和反思,歷史是人類共同記憶,應該尊重過去的事件和人物。
在我之前對《南京條約》的認識中,主要知道這是一個在1842年簽訂的條約,結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使中國被迫開放港口給英國。我主要通過歷史課本和老師的講解來了解這段歷史,對其具體內容及意義並不深入。
最近參觀的展板讓我對《南京條約》有了更深的認識。展板不僅展示了條約的具體條款,還介紹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民眾反應,讓我明白了這一事件對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它提醒我們,外部勢力的侵略會損害國家利益,民族的獨立和尊嚴不可輕易妥協。
作為中學生,我們對歷史應該保持敬畏和批判的態度,歷史是未來的借鏡。了解歷史能幫助我們珍惜當下的和平,並激勵我們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