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陂庄、中埤庄、中坡里

張貼日期:2020/9/24 上午 05:06:47

松山人所稱的「中埤」,有人寫「中陂」,有人稱「中坡」,那是跟著當時的行政區域名稱改變而有所不同稱呼。

清代光緒年間,行政區域第一次出現名稱為「中陂庄」。與錫口庄、三張犁庄、五分埔庄等同隸屬福建省台灣府淡水廳大加蚋堡。日據時代明治卅年(1897)名稱改為「中埤庄」,台北縣直轄。明治卅八年(1905),又改稱為「中陂庄」隸屬台北廳錫口支廳錫口區。大正九年(1920)改稱為「中坡」,此時「錫口街」的名稱也改為「松山」,同屬台北州七星郡松山庄轄內。昭和十三年(1938)改隸屬台北州台北市。台灣光復後,屬台灣省台北市松山區。民國五十六年(1967)台北市改為院轄市,民國七十九年(1990)因為人口急增,把松山區一分為二,鐵路以北為松山區,以南為信義區。現在「中坡里」也就在信義區轄內。信義區下分為五分埔、三張犁、吳興、福德、六張犁五個次分區。「福德次分區」包含中坡、中行、大道、大仁、國業、松友、松隆以及松光八個里。本次分區清代為「中坡庄」的大部份。清領時期松山慈祐宮(媽祖宮)媽祖繞境範圍松山十三庄,中陂庄也是其中之一。

中坡位置距離松山火車站南方約二公里,中坡南路、大道路至福德街山邊一帶。從松山街眺望,一道青色山脈,其中如松山國小校歌所唱「當窓筆架是名山」的「筆架山」,與奇峰巨岩,酷以虎、豹、獅、象四峰相連的「四獸山」山下。早年先民於虎山東側山腳,築陂塘儲水灌溉,沿山脈採礦。光復後松山奉天宮(天公廟)建於虎山山麓。山腳一片水稻田,稻浪起伏,幾家紅瓦大厝,沒有噪音,沒有空氣污染。青山綠水好風光,自古就是松山人登山吟詩,郊遊的好去處。

「中坡」此地名源於「中埤水塘」,面積數甲,水深數尺,係當地重要灌溉水源。「中埤水塘」是人工建造,把四獸山的「虎山」與「中坡山」之間天然沼地築堤,並加設水門,以便增加水量供灌溉之用。

瑠公圳五分埔支線經過中坡,因此一片荒地變成良田。清乾隆元年(1736年)郭錫瑠由彰化遷居中崙(台北市八德路中崙)附近開墾。乾隆五年(1740年)瑠公圳開工,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完成運轉,圳權乃屬私人資產,因此用水農戶需交付圳主「水租」以為報酬。「中埤水塘」後來因煤礦廢土流下,日漸淤淺。中埤腳一帶稻田變建地,樓房林立,已無灌溉需要。於民國六十七年填平興建瑠公國中,中坡的青山依舊,綠水不見了,讓老一輩的人懷念。

◎ 中埤腳的紅瓦厝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福建泉州人沈用入墾松山中埤、永春埤一帶。日據時代「中陂庄」方圓七十餘公頃內,點綴在一片碧綠稻田中的幾座古老紅瓦屋頂,土塊磚砌牆的三合院大厝。有王厝、裴厝、林厝、顏厝、旗官厝、劉厝以及詹厝等農莊,世代耕作。這些三合院大厝,大多是坐東朝西,高過房屋的竹叢圍繞著,曾任台北行天宮主持的王厝王自明校友說,如此才能避免颱風吹損房屋。

王厝三合院大厝是王子榮出生地。東邊流著一條水圳,是「瑠公水圳」五分埔支線,從新店經過三張犁,流到現在佑德中學附近,供灌溉之用。隔著晒穀場有「裴厝」裴添財老師(民國廿八年畢)的老家。沿著水圳有一條約二公尺寬小路,經過五分埔通往錫口街,路邊小水溝是從「中埤水塘」流下為灌溉用水。隔著水圳、小路,「林厝」曾有人高中秀才,是林添枝校友(民國廿五年畢)的古厝,他在錫口街開裁縫店。遠望西邊有「顏厝」松山國小校友會理事長顏森桐,國大代表顏武勝(民國四十三年畢),以及他們的伯父前奉天宮主任委員顏桑路(民國十七年畢)一大家族的家。「詹厝」詹三元校友(民國廿五年畢)是在警界服務。「旗官厝」是現在廣慈博愛院(民國五十八年設立)後面東北角落,也姓王,旗官厝祖先有人高中,以前在永春坡(湖仔埤)墓地有二隻華表。

王厝竹圍裡有三塊厝,其中頂塊厝是王子榮祖父王水源(遷台第五代)四個兒子與各房兒孫們所居住,世代均以務農為。王水源與四男王永全均曾任中陂庄保正(村長),熱心服務鄉里,王子榮校長於民國十九年(1930)遷出中坡到松山街,寒暑假會帶著孩子們返中坡。農家平時種菜、養雞鴨。大厝的廚房很大,終年煮一大鍋「豬菜」(蕃薯藤、葉)要餵豬,每天要牽牛去吃草。過年過節蒸粿、包棕子都自己來。甜粿、紅龜粿、鼠麴粿、菜頭粿等,剛起鍋的又香又好吃。

最忙是一年兩季收成時,需要請人幫忙。稻子成熟,結滿了金黃色穀粒的稻穗,低著頭隨風搖擺。伯父們開始收割,割稻、打穀子,穀子裝在「米籃」(竹子編的籃子)挑回家,倒在晒穀場,嬸嬸們負責晒穀子,她們有的曾經裹足,雖然已放開了,用小小的腳在庭院忙,很辛苦。孩子們拿著竹竿趕麻雀。大一點的孩子們到田裡,撿拾割稻後遺落的稻穗。「勤儉是農民的傳統美德」,孩童從小就體認「粒粒皆辛苦」的意涵,王子榮的好友蘇水木常到中坡,他以「拾穗」為題吟詩如下:

「穫稻勞忙汗似珠,村童拾穗滿田區;

也知粒粒經辛苦,聊備秋來補賦租。」

小孩子們等待吃「五頓」,正餐三頓,點心兩頓,點心有米苔目,綠豆湯、芋仔米粉湯等。坐在田埂與農夫們一起吃,是最快樂的一刻。聞著稻穗香,大家休息半刻。由一株稻禾到一口米飯的過程,歷經選品種、播種、插秧、施肥、灌溉、除草、收割、碾米、炊煮,先人們一再告誡,「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王家王自鍜校友(民國三十五年畢,王子榮之堂侄),回憶打赤腳的童年說:中埤水塘及虎山是他們童年時期的兒童樂園,也是自然教室,尤其水塘是暑假免費學習游泳的好場所。接觸自然,親身體驗尤其記憶深刻。每逢假日看到不少人來釣魚,釣到的較多的是蝦、螃蟹。種田的農家,在中日戰爭時期生活更辛苦,小孩那能買什麼釣魚竿,他說只好自己做,把鐵絲剪一段彎成鈎,用縫衣服的線綁在小竹竿上。再到厝後菜園子一挖就有很多蚯蚓,把虹蚓插進鐵絲,就可以釣了,豐收時能釣到一便當盒的小魚蝦,帶回家媽媽馬上下鍋煎炸,桌上便多了一道菜。當時物質嚴重缺乏,食物實施配給,一個月一個人用票卷才能買到幾兩豬肉而已,所以一盤魚蝦是算大加菜。中埤水塘有放入魚苗養魚,過年把水門打開放乾水,大人把草魚、鰱魚挑回,小孩在泥巴裡撿小的,唱著「西北雨,一直下,鯽仔魚,要娶某,鮕代兄,打鑼鼓,媒人婆,土蝨嫂,……」(台語兒歌),每個人都豐收。他們也有到山上粘蟬、在田裡捉泥鰍的經驗。

在中坡已看不到,犁田後的水牛,悠閒的泡在「中埤水塘」中,露出頭和背,睜大兩眼看著你,也看不到夕陽西下牧童牽著牛回家的景色了。

今年七月王子榮子女十二人紀念母親王林參冥誕回台祭拜,並且返故鄉中坡,登「四獸山」之「虎山」。同時舉辦王家四大房宗族聚餐,然而有的離台三、四十年,每個人的回憶中,一下子將彼此拉回了昔日紅瓦厝三合院的親密時代。

◎ 中坡因四獸山而有名

四獸山的故事,相傳鄭成功自台南安平抵台北,到虎林街口欲登四獸山望見整座山突然一片霧茫茫無法前進,認為是妖麼作怪,盛怒之下在豹山上踩下極深的足印,隨即降妖除魔、四獸始成為四座蒼翠的山林。《信義綠資源》故事說明鄭成功早在1661年明朝永曆十五年,登陸台灣後到了四獸山。後山坡鄭厝,鄭家相傳為鄭成功後裔,祠堂供有一尊國姓爺鄭成功,。

對著奇峰巨岩,倉翠的四獸山,在1931年,松山詩社會員,以擊缽吟詩:「冬日遊四獸山」為題:

蘇水木校長號清林:

登山覓句適冬晴,相約攜肴象鼻行;

一片平疇堪入畫,紅塵不到四山清。

內湖洲仔尾莊根茹,號友蘭:

有約冬晴勝地尋,同人聯袂盡登臨;

象獅虎豹山長翠,老我容顏感不禁。

曾任錫口庄長,(松山區長)陳茂松,號友鶴:

有約同登四獸山,飛葭拂袖足怡顏;

浮生若夢何由寄,半日清遊豈等閑。

當時文人以讀書吟詠為樂,視詩歌賦為極高尚之娛樂而蔚為風氣。比起現在忙碌的工商社會娛樂、休閒方式,想他們的心情一定平靜多了,讓人羨慕。

四獸山的地質成份主要是砂岩與頁岩,海拔高度不高,象山183公尺為最高,其次虎山163公尺,獅山151公尺,最低為豹山141公尺,但是視野遼闊,是台北市郊登高望遠最佳去處。

滿山高高在上的喬木、相思樹,它是主要樹種。整座山人工造林後遺留下的植株,主要是為保護山坡地。相思樹(含羞草科)Acarcinvonfun 原產於恆春丘陵地帶。當年四獸山系有多處煤礦,相思樹幹質堅耐濕,樹莖粗細一致,用以支撐礦坑的「杭木」。相思樹木材,悶燒成的「相思炭」,經久耐燒是最好的木炭。從前是用它煮飯外,冬天用來取暖。煤礦不開採,也不燒木炭後,相思樹不要再砍筏了。已六十多年了,春天時相思花成一片金黃色,夏天時蟬聲四起,走在樹蔭下也份外悏意。

欣賞中坡的好山好水好風景,又以「春日遊中坡」為課題來吟詩:

蘇水木校長:

中坡雅集共稱觴,覓句將成日尚長;

堤外遍垂楊柳影,池邊新繞杏花香;

敲詩得興心尤樂,垂釣偷閒意自忘;

極目西疇春水滿,農家田事正奔忙。

林錦銘:

其一

為愛溪頭春已深,尋芳探勝步苔岑;

東風也解騷人意,一路吹香過竹林。

其二

攜筇緩步到中陂,正是春風浩蕩時;

忽見柚花香滿徑,難將佳景入新詩。

陳鏡波(陳茂松松山庄長公子):

重遊故地訪相知,嶺上和風春日遲;

歲月催人經廿載,湖光山色勝當時。

其二

滿眼春光引興先,風吹鳥語繞林邊;

中陂遊遍心身爽,猶得同仁雅集筵。

以上取材於蘇水木著〈清林詩草〉與林錦銘〈水澤樓詩草〉。

這些詩作:描繪了當時中坡景色。日據時期,台灣各地詩社保存了漢唐固有文化,從事漢文學之傳承與推展,實有不可磨滅之功勞。

早期奉天宮後虎山及中坡山中的樹木,給中坡一帶村民作為燃料,後來三坑煤礦的開發改燒煤碳,滿山的芒茸(芒茸科)蕨類的一種,用鐮刀割下來晒乾,要燒煤碳煮飯時,當起火的引信。顏厝有一位盲人,長年用竹子兩頭修尖的「尖擔」,插兩捆綁成大球狀芒茸草,一手握住肩膀上的「尖擔」挑著,另一手搭放在走在前的五、六歲小孩肩上,父子兩人打著赤腳,一大一小慢慢的從中坡經過五分埔到錫口街來賣,路上的人會停下或回過頭來看看。秋天五節芒又叫菅芒草,細長的葉可以綑綁空心菜、A菜,也可蓋在屋頂上及編成籬芭圍菜園擋風等,五節芒花梗可製成掃帚。一串串美麗月桃花,其莖的皮搞碎可綑綁菜,做紅龜粿時葉子可塾底。小孩頭上頂著當雨傘的一大片姑婆芋葉,拿來包肉賣。小孩摘下來吃的果實「中圓仔」已看不見,這些自然界的植物用過後又可以做堆肥,不會造成污染,在環保上是好的。當時「中埤水塘」西邊沿著虎山下有一條只能一個人走的小路,進去不遠處有一潭泉水叫「黃金鞍」,形狀似馬鞍,從岩石縫終年不停的流下清澈甘甜的泉水,中埤腳村民挑水回去只用在煮飯、燒開水;洗菜、洗衣要到厝後的水圳洗。光復後,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飲水思源,中坡的人都會記得它。它的名稱「黃金鞍」這三個字在王子榮留下的資料中看到,與中埤人的發音有一點差異,想大概是說那一泉水吧。

奉天宮正後面石階梯上去,虎山臀部的大岩石,古早中埤人稱它「石頭公」。大岩石中有一天然洞穴,稱龍山洞,中日戰爭時期被日軍做為高射炮基地,並儲存軍火。光復後常有電視、電影公司古裝戲到此出外景,轟動六十年代著名連續劇「保標」,即有部份武打場景在此拍攝。

◎ 疏開到「虎山」山麓

──躲避美軍B29飛機轟炸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1937年爆發後,美軍B29飛機日夜激烈轟炸台北。錫口街的住民不得不挖防空壕躲避,或把老人、小孩疏開到鄉下。大人、男的參加防衛團,協助救災,女的參加救護團須留在街上。王子榮校長也把家人疏開到「中埤水塘」上方虎山中保安林,「祭祀公業王水源」,王家的山坡地。在相思樹林中蓋約二十坪的石頭厝,請後山(筆架山後)的石匠,把溪谷中的一大岩石敲成塊狀砌牆,麻竹當樑,蓋紅瓦的克難房屋,沒水沒電。小孩學著點石油燈,用扁擔抬水一個人抬一頭,從淺淺的山谷溪流挑水回來倒在水缸煮飯用,偶而捉到小小一條鯽魚小蝦要留給最小的妹妹吃。養雞鴨還養了一隻豬、種菜給了孩子們經驗觀察學習的好機會。呼吸著新鮮空氣,早睡早起、自給自足,過了很健康的鄉下生活。王子榮校長寫下一首詩:

乍聞雞舍牝雞鳴,兒女嬉嬉告卵生;

老母丁寧收拾去,好孵修羽報晨聲。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搬回松山街,那克難房屋也被颱風吹倒了。疏開到鄉下的松山人也都回來了。

◎ 虎山自然登山步道與虎山稜線步道

最接近市區的四獸山,交通便利可及性高,深獲現代登山健行民眾的青睞,市政府近年來陸續更新的12條自然登山步道蜿蜒其中。虎山自然步道自民國八十二年起在原有的山路進行資源之開發整建,民國九十二年完成。虎山稜線步道也在民國九十三年開始整修。虎山自然步道在福德國小西側福德街251巷底,此巷口處有松山慈惠堂大型牌樓,由此巷入直走至巷底即步道入口,步道有兩個起點,一是從慈惠堂西側階梯上行,是以花崗岩鋪設的步道,另一處是由虎山溪旁入口進入。此路一路較平緩經過路旁一菜園,這是松山國小校友會理事王俊夫(民國四十六年畢)的菜園,種有空心菜、莧菜、A菜、苦瓜、菜瓜、秋葵等等,前年校友會理監事們在此集會野餐。開始上坡,此段用黑石頭鋪設而成,路兩邊圍著木欄杆。谷底的虎山溪是原始自然的小野溪,清澈的溪水急急忙忙從石頭間穿梭而流下山。跨搭在小溪上的小木橋,路旁的涼亭在樹蔭下增色不少。步道旁設置區域景觀,生態特色,路線指標等重點解說牌,讓民眾在行走間,亦能自導式吸收山林知識,體驗自然之美。

虎山溪的山谷地形狹窄,濕度高,日照時間短,適合好濕耐陰的蕨類生長,此處各式蕨類種類繁多,高大的樹蕨有較熟悉的筆筒樹(蛇木),老莖可製筆筒,花盆及蘭科植物附板。其它有台灣桫欏、鬼桫欏等,其下大型地生蕨有金狗毛蕨、烏毛蕨(山過貓)、觀音座等。附生在樹幹上的如伏石蕨、崖薑蕨、岩壁及石縫上的在登山步道邊就常看見的芒萁(芒萁骨)、台灣水龍骨、鐵線蕨、烏蕨、書帶蕨等。早期鄉下人都知道金狗毛有療效用途,其他蕨類多少都有療效用途。

整建後的虎山溪,水域生物有溪蝦、石臏(石斑)、蝦虎魚(狗甘仔)、田螺等。蜻蜓點水、豆娘水上飛,鳥類有五色鳥、小白鷺、黃鶺鳥、白頭翁、綠繡眼、山紅頭。兩棲、爬蟲類有台北樹蛙、褐樹蛙、蟾蜍、蜥蜴等。也會看到琉璃紋鳳蝶、鍬形蟲及水同木、稜果榕樹上的松鼠。(參考虎山自然步道指引)

步道一走到「南天宮」南側,再往前有「真光寺」。民國九十三年興建完成這一段花崗岩石路段。入口處的石柱上,刻有「四獸山市民森林」,另一是「虎山自然步道」。路兩邊圍著木欄杆,還有石條座椅,讓登山人休息。這一段新開的路段為曾任松山國小王蓮鋒老師(校友,民國三十年畢)與其叔父王古井校友(松山火車站前洗衣店)他們捐出的土地。

◎ 九十歲王金連老校友對中坡的關懷

今年九十歲王金連董事長在94年5月28日參加校友會年會時口訴:他世居中坡長達兩百多年,中坡的名稱不見了,現在他的老家分劃為屬「中行里」而他的農舍是建在「筆架山」山麓,不是在「虎山」,如母校校歌所唱的「筆架山」才對。從慈惠堂西側的虎山自然步道口,所繞的登山步道,翠華宮背後一片山地,先民稱它是「中坡山」。四獸山虎、豹、獅、象四個頭全面臨永春埤,虎山頭是現在松山商職右邊,虎山臀部,在松山奉天宮後。所以市府命名「虎山溪」,「虎山自然步道」,王金連老校友認為不妥當。因為它不在虎山而是在「中坡山」。

人口稠密的台北城市中,「中坡」有珍貴的綠資源。山中的「親山步道」,輕鬆享有清新空氣,與開闊林野,貼身體察生態以及人文之美。養成親山健行的良好習慣之外,更需要大家來維護環境品質。共同遵守『除了鏡頭什麼都不取,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

日期:090602

所有人:助理

大小:4個項目

1.芒箕(Clarke)

2.王家子女返鄉登虎山

3.王遜雪參觀王俊夫理事菜圃

4.虎山下的日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