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口)松山明星西裝店

張貼日期:2020/9/18 上午 04:43:02

「別人ㄟ的阿君仔,是穿西米囉,阮ㄟ的阿君仔喂是賣青蚵 人人….」這首台灣大夥耳熟能詳的“青蚵嫂”的歌詞唱出日據時代的西裝─西米囉(sebiro,日文“背廣”)的確是一般人不敢奢想的高級或華貴衣著。

日據時代,錫口松山街開始有了洋服店,這人生食、衣、住、行、育樂排屬第二行項的西服業,堪稱文明富庶之開始展現。洋服為西洋人所穿制式服裝,最早是日本人於明治維新後習得,而饒河街最早則是由日本人所開設於約54或56號地址的洋服店,原祖籍福州之潘添祿校友尊翁潘德鋒當師傅,早先學徒是在延平北路日本人開店學藝的,之後約民國27年到光復後所開設店號為明星洋服店(另一同門師兄弟鄭氏於松山中北街土地公廟附近開了南泰西服店),係松山十三庄內唯有的兩家傳承日本人技術的西服店了,潘添祿校友光復後民國四十二年第八屆畢業,松小畢業有同屆同學陳正德、林炳煌、周昭慶、周吉郎及王子榮校長的堂侄王汀洲等,父親與六叔父德猶分別前後於民國二十五年及三十六年四月來台,隨後四叔德宏於三十七年蒞台於饒河街53號開過鞋店,再就是五叔德亮於三十八年到台亦在饒河街近市場邊開布店,昔時松山除少量6號公車外,最早已設有火車站僅少量通行停靠班次。

最先租屋於饒河街34號為店面,住家則分租於32號中落,同為旺族周興旺先生所有之厝,而七星醫院是饒河街18號的二層樓房,後來才遷址於57及59號現址,隔鄰20號也是樓房連屋,樓下住有王淵明一家人,王君小學一至四年級與王子榮次子益壽同學,為前市議員陳清標妻舅,其父與王君堂叔松山農會總幹事王有諒合營煤礦,樓上則住有王有諒先生及其長子王澤鑑前任大法官一家。由於母親吳氏娘家租屋於饒河街61巷巷子進入的後段堂厝,近基隆河邊,隔壁對巷邊是有個圍牆大花園房地,為大戶人家參議員徐春卿家,是童年大夥嬉戲所在。父親到台跟日本人學手藝,待遇為學徒,支給三年四個月時間後,與松山吳氏獨生女尾結婚,即於松山街上開業,租饒河街34號周興旺先生(長孫周錦雲留學英國並曾任台電核三廠廠長)屋設店時,僅僱請員工及徒弟二人開始,先期經營男裝,妻吳氏則負縫衣扣責及岳母協助廚事外,潘校友得負責整店雜物,全家克勤為生。客戶為地方仕紳外,早期以在鐵路機廠服務的日本人為主要客戶,戰爭期間曾疏散到彰化二水,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二二八事件後弟弟的抵台加入,後改加經營女裝,因近民國四十年代間的大陸及上海退守台灣,增加的人潮帶動了女裝的流行需求,加上松山菸草局的接收成立及申一紡織廠的營運,松山十三庄不少女僱員的女裝訂製是先購買布料來托製,生意也興隆了一陣子,鼎盛時期一家店就有師徒近20餘人,更帶動了松山街布店的興旺。記得當時唯一的廣告就是松都戲院的片頭。(松都戲院原先放映無聲影片名為“火燒紅連寺”,是由人用譯言解說和樂隊伴奏),再來是各地歌仔戲團演出及新劇日月園團演出,盛況空前下,導出有「撿戲屎」俗諺,爾後才漸漸改演電影片了。

潘德鋒先生民國二十七年娶妻吳尾,吳氏家族為松山塔悠路基隆河的水旅人家,有三兄弟,均為松小校友。並於民國三十九年首次購屋置產開店,既於饒河街53號,初期該址開設了幸福獎券行,第一特獎20萬台幣,有抽獎品呢,而西裝店仍在34號址以應熟客。後其弟至松山中街附近設鴻華女裝店。民國四十五年在台北延平北路一段開設蝴蝶女裝社,到松山街發展手工縫作男女服裝店大小間近數拾家之多,其中不少是明星的徒弟出師開店,均以十三庄為客源,足可見證了松山街的商業繁榮且具基礎帶動了台北東區初期的發展,也才有頂街巷內一家只專代縫布邊電動車的人後來擴大為經營成衣廠了。潘添祿校友夫人林燕娥女士原居住於松山媽祖廟旁中正路91巷底,係低三屆校友,三個妹妹為麗華、麗琴及麗雲亦均為校友。

福州人來松山街上的人當中,有家金飾及鐘錶行(明光)黃先生比潘家來的較早,而松山人流傳口中的開理髮店人“剃頭德仔”是確有其人,是來自福建省興化(莆田),姓俞,每逢來理髮的客人家有拜拜,喜歡追問是否宴客,就四處走動參加做客,故而松山俗言:好赴參宴者,均笑稱“剃頭德仔”,如同另一俗諺「許(音“苦”)氏、阿玉久」似的被廣為順口引喻。

猶記得戰爭末期時,白天松山機場佈聚了不少竹子編成的飛機,偽裝真機,美軍飛機高空日夜轟炸甚烈,而真飛機則移避到基隆路一段至三張犁所在兩旁樹下黎明天未亮才拖到機場出征,區公所以手搖式「吹(陳)水螺」發佈空襲警報,表示飛機已到,要民眾速進入防空壕,且規定空襲來臨時每人得戴棉帽以避免炸彈碎片的傷害,家家戶戶的玻璃窗均得用紙糊黏貼,以免因轟炸而震破,門前騎樓一邊是垃圾桶,另一邊則置放水及沙以便滅火之用,全街郊地均各挖有防空洞,成年人則被編為防衛團員。最早空襲落彈的地方在饒河街44號水溝上,一間米店職員聽到轟炸聲,跳起頭藏入米堆內,屁股竟被彈片傷到流血,才感屁冷。而在基隆河洗衣婦還誤以為是電線桿油箱爆炸哦!

至於松山的廟會遊行中的踩高蹺、八仙陣則是潘德猶於民國三十七、八年,由七星醫院對面福州人開的理髮廳主人所主持組成,引進松山迎媽祖活動的傳統獨特隊伍,也幫了松山民俗遊藝活動風光了一陣子,松山的高蹺藝術係緣由福州之傳藝而來,據說福州戲在大陸時期,即有佈景動化之舉,場景及燈光配套深受好評,高蹺之遊行隊伍,從伴隊形,動作均深具民間教養傳統意義,主要是蹺高約為3-4尺間,易採行中變換形態,展現動化之美及持各式樂器的演奏之美。此團體純私人組團,配合松山永樂軒子弟戲團的活動參與,俾與頂街福樂社子弟團相較勁。此傳統藝術曾留給松山子民的美好印象,總體來說松山街的民俗遊藝活動,是全民參與,不分祖籍,只分頂、下街來共同爭豔,係源自松山媽祖宮、福德宮及松山城隍廟的禮典活動,特別的是由農曆二月二日土地公生起至二月十五日止的迎藝夜巡活動,分別由頂街及下街,每晚各展不同提竹油桶火把燈的全民遊藝比賽,甚獲十三庄民的參與肯定,是松山地方繁榮與傳統藝文之美也,而慶典所用炮竹均係來自白玉樹先生鐵工廠隔壁產業道路底北通謝窗乾家南是通基隆路(松山霞海府城隍廟附近)的所稱“炮仔會社”所生產,謝家只經營了一陣子後就讓給了陳元通先生,昔時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每夜上下街的蜂炮對陣,不輸今日之鹽水蜂炮。到了光復後才更演變成了由農曆三月二十六日,由松山煤礦等煤礦頭家率礦工參與各扶花轎爐主為主的松山媽祖大拜拜的勝況,當時煤礦工人虔誠參加迎媽祖時所規定得穿之新衣褲,均向明星西裝店訂裝,再按月分期付款結帳。潘天祿校友記得每月騎腳踏車到四獸山各煤礦坑收款呢!

還有每年十三庄輪流舉辦的媽祖過頭活動,更甚其況,與萬華十月二十二日、大稻埕五月十三日,同視台北三大民俗傳統藝術節慶活動,松山地區的信仰活動實有過之。而可惜如今松山人的迎媽祖盛況,這種屬慈祐宮舉辦的傳統藝文已不復存在矣!

1.民國三十九年林忠海老師與潘添祿(前排左三)全班於中操場鐵成上

4.林燕娥與陳明華於鄭水源厝右後方近河邊

1

3.民國74年成立忠義會(同學會換帖會)後右二潘添祿

2.王子榮校長後立者為潘天祿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