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的推動者-李文英

張貼日期:2020/9/22 上午 04:53:20

我民國六十二年畢業於松山國小,相當難得的是,莊美玲老師是從一年級帶我到六年級的導師,如今她旅居加拿大,我們一直保持聯絡。小時候我很頑皮,常常帶頭作怪,我雖然身為班長、躲避球隊及田徑隊隊長,卻經常無法以身作則,加上好動無比,經常遭老師體罰,猶記得雙手舉著椅子跪在教室們口的情景,當時老師花很多時間和我們一起學習成長,這過程可以說是我人生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

記得小時候男、女分班,有一次和男生一起跳民族舞蹈,內心喜歡對方,因此寫了封信給他,蠻勇敢地表達自己對這份友情的珍惜,不料這位男同學卻將信件交給我的導師,一點都不領情。我的導師很溫柔的勸導我凡事三思而後行,當時年紀雖小仍難有點尷尬,因此初中及高中六年當中,我都放棄與男生交往的機會,埋頭苦讀,但我仍認為兩性交往,其實女生採取主動積極,方能掌握先機,但也要有接受對方拒絕的勇氣。

我的同學有邱惠美、李淑媛、許麗玲(現居美國)、李朝盛及彭文玲等人。後來李朝盛、許麗玲和我在台大新生訓練時,竟然不期而遇,當時細說小學生活總總,往事點點滴滴似乎又浮現在腦海中,久久不能自已,真希望能回到過去。小學時我有許多機會為團體服務,例如,當班長及球隊隊長的機會,所以從中也學到許多協調及溝通的技巧,也幫助我能作出較落實的決定,以協助團隊的表現。這對我日後的行事風格很有幫助。不過記得當時第一場和他校比賽躲避球賽時,雖然很團結,自己為很兇悍,哪知一出校門馬上被他校剃光頭,敗北而回,心裡當然非常沮喪,但事後回想起來卻也無限甜美。

我也參加合唱團、樂隊及民族舞蹈等各式各樣的活動,也曾獲得世界兒童美術比賽優等獎等,不只是學校老師的指導有方,我的母親鄭淑貞也扮演一相當重要的角色,她在幕後不斷的幫助,並積極指導我在各方面的表現,使我比別人有較多的機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活動及訓練,她對於我們的教育相當用心,至今使我永難忘懷,我認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也是國家最大的資產,成功的兒童教育,有賴於家庭與學校互相密切配合。

國中唸金華女中,在進入國中時學校舉辦智力測驗,成績很不好,心中相當不平衡也不知如何是好,之後在父母及師長不斷地鼓勵之下,我才逐漸恢復自信,畢業時囊括許多榮譽及獎項,甚至每年教育局的臨時抽考四育,也皆能名列前茅。

我的導師游文魁先生教數學,記得當時情竇初開,對他很仰慕,因此對數學特別下功夫,猶記初二時數學競試考九十八分,獲得全校第一名,而第二名才考七十八分,使我相當得意。

然而一切也並非一帆風順,當時學校有髮禁,強制執行耳上一公分的禁令,當時我和教官爭執,被括了一巴掌,父母親還被請到學校訓導處,我對被留校察看的處分頗不以為然,現在回憶起來還覺得百感交集。當時也參與教室布置比賽、舞台劇的策劃和演出,我相當慶幸自己能在當時相當苦澀的年代及升學壓力下,仍擁有足夠的創造及想像空間。

在初中升高中的那個暑假去打工,當會計助理也其樂融融。高中考上一女中,我兩個姊姊皆為一女中畢業,父母皆認為考上是理所當然,我的制服也都是姊姊穿舊的留下來的,在一女中我也當班長,我的責任在於努力使班上每個人皆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及優點,我們班曾獲得合唱比賽第一名,當時的曲目是藍色多瑙河,也參加台灣區合唱比賽,名列前茅。另外,在北一女樂隊中我擔任小喇叭手。我們家三姊妹,大姊李壽美、二姊李文卿及我都讀「毅」班,化學老師也分別教過我們三姊妹。不過當時太多的課外活動,或多或少也影響我的學業,畢竟人的體力是有限的,唯有懂得取捨,方能利用短暫的時間達成應做的任務。

考完大學,也去汽車公司打工,想學一些社會經驗,很糗的是進入大學後由於先前皆念女校的關係,只覺得每個男生都是俊男,但卻不知如何相處。

在台大醫學院唸書時,參加醫療服務隊及社會服務社團,從下鄉服務中體會到城鄉差距很大,醫療資源分配相當不合理的現象。在醫學院另外一件有趣又可說說的事,在許多人刻板印象中,醫學院的女生沒有美女,都不願邀請我們去跳舞,因此我們只好自己辦舞會,主動邀請男生參加,這是打破兩性不平等待遇的一大創舉,我深以為傲。當時我也想要加入醫訊社,這是一富改革使命色彩的社團,部分成員後來也成為學運領袖,然而社長王作良卻因我是女性,認為我加入後會擾論亂軍心,而堅持不讓我加入,雖然我們後來成為好朋友,但我仍深深覺得受到歧視。我並非來自一政治家庭,雖然我祖父李順德曾為高雄市無黨籍市議員,和彭明敏的父親彭清靠往來密切,全家都很關心政治,然而等到自己親身體驗到女性在台灣社會中,所受到有形或無形的排擠,使我更積極參與婦女運動,推動兩性平等。

畢業後我留在台大醫院接受四年住院醫師的訓練,工作相當繁忙,壓力龐大且相當辛苦。但仍盡量撥冗參與婦女救援基金會所支持的中途之家,當義務老師,幫助雛妓復學等,後來社會改革運動風起雲湧,身為專科醫師的我,也盡力參與多項社會福利運動,藉此回饋社會。

解嚴後,政府許多項措施仍百廢待興,從歐美的經驗中,也使我了解到一個越走向民主開放的國家,社會運動必然更加蓬勃發展,而所關心的議題也將涵蓋更廣泛,從文化藝術到科學教育,從婦女運動到反核環保等層次上。我深深地體會到,唯有對地方社會不斷地關懷付出,方能提高人們的素質及生活的水平。目前一切則剛剛起步,我希望能藉著政黨的運作,落實推動社會福利的政策,以提升社會的道德及使命感。

學歷:

松山國小畢業

金華女中畢業

北一女中畢業

台灣大學牙醫學系畢業

經歷:

台大醫院醫師

康華牙醫診所負責人

民主進步黨台北市黨部執行長、

中央社會發展部執行長

台北婦女保健協會常務監事

新女性聯合會理事

第9、10屆臺北市議員

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

台北市社區婦女聯盟創會理事長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

母親鄭淑貞,中間為李文英

李文英和父母、弟弟

婦女運動的推動者

採茶舞,第四排左起第三人為李文英

踏入政壇

醫界女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