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父親王子榮

張貼日期:2018/5/11 上午 07:20:19

我的父親王子榮,世居松山區中坡里,生於民國前十一年,十二歲我袒父過世後,靠袒母編織草鞋扶養長大。民國五年畢業於松山國小,他一生以校為家,竭其所能,作育英才,為培養下一代國民而努力。

父親認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子女而言,更是以身作則。自兒女出生起,父親即記錄其成長日誌,也經常哼哼兒童民謠及放古典名曲,給我們欣賞,日久耳濡目染,至今仍印象深刻。對我們任何事皆要求十分嚴格,即使是書法,也不斷叮嚀我一筆一劃再三練習,直到寫出好的成績為止。當時念日本學校,父親亦督導我確實做好準備的工作,期望我不輸給日本小孩。因此身為長女的我,責任很大,他常說「老大有如火車頭一樣,表現好,弟妹自然跟上來」。

戰爭後期,美軍不斷地轟炸台北,我們被迫搬到山上以逃避空襲,戰爭期間物資缺乏,於是父親在山上教我們如何種菜、養雞、鴨以自給,讓我們在無形中體認自然界的奧妙。父親凡事身體力行,常帶著我到處參觀遊玩,從親身體驗中學習。猶記得中日戰爭爆發時,有回炸彈落在下街附近,許多街坊鄰居因而罹難。事後靈堂設在松山街上,父親帶領著我拜祭亡者。而附近竹林被炸彈炸爛,整片毀損的情形,使我深深體會到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我父親年輕時每年暑假,都到二張犁高厝的大廳,稱高福記內所設的學堂學習漢文。猶記元宵節前夕,學校老師到家裡來,準備猜謎的情形。父親對漢文的研究,日後很有幫助。他常吟「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墨客費評章,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也是我名字的來源。

光復後父親更在中正路(今八德路)靠近市場東邊,買一塊地,種了許多植物,例如:絲瓜、木瓜等,也養了許多兔子。其中一顆高聳的木瓜樹,自遠遠即可看見,就順勢成了我們家的標的。父親對於種絲瓜特別有心得,常教我們觀察絲瓜的生長,從昆蟲的傳媒、絲瓜汁的收集、到結果後菜瓜布的製作等。父親退休後,住在美國洛杉磯,每天仍固定修剪花草,怡情養性。

我母親是父親的學生,在民風保守的封建時代,直到十二歲才得以入學,十八歲考進第三高女,卻直到婚後才正式入學。三年級時,因懷了我中途輟學。母親生我時,陣痛了一天一夜後,請徐牧師的太太來接生,徐太太的到臨,對母親而言,如天使降臨般,這是促成她日後成為產婆的主因。我出生後,由祖母照顧,母親則到大稻埕高婦產科研習,半年後取得助產士的執照。三十多年來,不論天候、時間,皆不辭勞苦騎腳踏車去接生,光復後先在松山衛生所服務兩年,按著在松山市場旁開設「松山產房」,當時每個月接生的次數比大醫院還多,後來連台北醫學院也派護士來學習。

母親的娘家原本是種田,但外祖母在鐵路機廠附近開間小販賣店,因此母親的四個兄弟,在松山街開了一間名為「朝日屋」的雜貨店,在當時相當出。由於經營方式採用電話接受訂貨,再送貨到家,相當富有創意。每逢過年時母親也常「撞」麻糬,相當好吃,印象也特別深刻。晚年則參加慈袖宮的唸經班。

父親是獨子,在祖母希望多生幾個男孩的期望下,母親生下四男八女。雖然父親離開我們已十多年,兄弟姊妹皆已成家立業,各有所成。每三年仍從各地,跨越時空的限制,聚集在一起,重敘手足之情,回顧我父親一生以身作則,給我們一充滿愛的教育,母親辛勤持家,至今仍使我相當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