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苳是本地樹種,分佈在低海拔地區。因土生土長且壽命又長,常可生長成巨樹,而與榕樹、樟樹一樣,成為鄉里百姓膜拜的神樹。茄苳的老樹,其濃密的樹冠以及褐色粗糙的寬大樹幹,就像一位歷盡滄桑的長者,所以茄苳又名「重陽木」。葉子曬乾可代茶用,果實成熟後,也可以拿來醃製成漬物,味道甘甘甜甜的。(取自 http://kplant.biodiv.tw/茄苳/茄苳.htm)
學名:Bischofia jabanica Blume.
英文:Autummn Maple Tree
別名:重陽木 Kavumin(泰雅)Touru(排灣)
型態特徵:
大戟科重陽木屬喬木。
三出複葉,互生;小葉緣有鋸齒
雌雄異株,圓錐花序,淡黃綠色
果實為漿果 青綠色轉成為褐色
如一串串葡萄
台灣低海拔重要老樹之一
原產地:亞澳等熱帶和亞熱帶區域
用途:行道樹,鳥類、昆蟲食材
長億生態
長億茄苳樹 主要栽種在 前庭 專科大樓 二校區
每當結果時 總吸引許多鳥類取食
常見的有白頭翁 紅嘴黑鵯 綠繡眼 還有斑文鳥
也有許多生物在此築巢
包括綠繡眼 還有 黃長腳蜂
2018/09 還有很特別的 米字長盾椿 以此為食材
生長發育 數量頗多
水車旁的笳苳樹
是校園裡 生態多樣性頗高的樹種
葉為三出複葉,小葉邊緣有細鋸齒狀
附註:
台灣低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老樹中有四大天王,那就是榕樹、樟樹、茄苳和楓香。
像葡萄般的果實
果實為漿果,成熟時常吸引鳥類取食,照片中是白頭翁
2018/08/21 — 李沛軒拍攝 茄苳樹上的米字長盾椿
2018/09/06 — 米字長盾春蛻殼